今年3月2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乘坐苏-34歼击轰炸机飞行半小时,为苏-34做了一个大广告。路透社
尽快恢复中俄军贸,对尚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俄军工业来讲无异于雪中送炭
6月15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专访时,罕见地亲自推销本国最新款苏-34歼击轰炸机。众所周知,卖军火虽然是涉及俄罗斯国计民生的大事,但总统出马做广告却并不多见,那么,这场“总统军火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俄军工“突围”又瞄准中国
在接受中国记者专访时,梅德韦杰夫总统坦率地回忆起3月份亲自乘坐苏-34飞机的感受,“这的确是一架伟大的飞机”。梅德韦杰夫表示,俄罗斯有意向邻国及其他国家出口这种飞机,言下之意也包括中国。据报道,苏-34是以苏-27为基础研发的“四代半”作战飞机,它既保留了苏-27的空战性能,还着重提高了对地对海远程打击的能力,它可携带多达7吨的弹药,进行跨洲际精确打击,俄空军已表示将在2015年前采购70架苏-34。
俄罗斯拿如此先进的战机来吸引中国的购买欲,是有现实考虑的。就在不久前,中国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上将率领军方代表团出访欧洲三国,其中在俄罗斯受到最热烈的欢迎。对莫斯科而言,当前希望恢复对华武器出口的迫切动机来自于金融风暴给俄实体经济造成巨大打击,这一点已从俄军事企业支付2009年上半年国际展览会的展台租金规模大幅下降就可看出。同时,金融危机对一些传统的俄武器进口国(如印度、越南)的打击也很大,因此尽快恢复中俄军贸,对尚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俄军工业来讲无异于雪中送炭。
“北极熊”还有多少底牌?
今年5月16日,《俄罗斯报》曾采访俄罗斯国营武器出口公司总经理伊塞金,这位直来直去的生意人道出了俄罗斯对外军贸的“盛世危局”。2008年俄罗斯对外军火贸易额达67.25亿美元,再次刷新历史记录。不过,伊塞金承认,俄罗斯技术密集型军火的出口却逐年下降,另外新增订单数量也显著减少,伊塞金不客气地谈道:“我真不希望看到(俄罗斯)军火出口将来会堕落到只出口钢铁的地步。”
伊塞金谈到的问题在中俄军贸方面反映得极为典型。应该说,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俄武器的大买家。从2001年至2008年,俄中军贸总额累计达160亿美元,然而其中,对华出口在俄罗斯军贸总量中的份额却在急剧下降。
俄战略问题专家科诺瓦洛夫表示,在西方仍对华实施武器禁运的情况下,中俄军贸仍会持续下去,但相比较20年前,中国国防技术储备显然要殷实得多,战略眼光也更具计划性与前瞻性。换句话说,俄罗斯要么拿出“压箱底”的好东西换取人民币,要么什么也得不到。
解铃还需系铃人
不过,俄罗斯专家指出,目前中俄军售之所以出现僵局,主要问题还是在俄方。据报道,2005年,中俄签署购买伊尔-76运输机和伊尔-78空中加油机的协定,但之后俄方表示无法履行这项协定,理由是原来生产飞机的塔什干工厂丧失了组装飞机的能力,生产线需要迁移,因此需要新的设备投资,核心意思是要抬高飞机售价。据称,俄方提出的涨价幅度达30%。
实际上,上述事件只暴露了俄罗斯军工出口弊端的冰山一角。这一点不仅是针对中国,对别国也如此。所以,俄罗斯要想尽快恢复对华武器出售,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拿出更多的诚意,这就应了中国那句老话——“解铃还需系铃人”。(国际先驱导报 特约撰稿罗山爱发自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