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09年4月23日下午,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而举行的海上阅兵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 中新社发 宋吉河摄
中新社北京六月十日电题:中国领导人强军思想的变与不变
中新社记者 唐伟杰
今年四月二十三日,中国海军在青岛附近海域举行盛大的阅兵式,这可以算是新中国六十周年国庆大阅兵的一个序曲。中国国防部称,今年国庆阅兵将重点展示中国特色武装力量体系建设的成果,以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为主。
如果说装备乃是形而下之“器”,那么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则是指导军事力量发展的形而上之“道”,六十年,中国军队之“器”从“万国造”到“迈向信息化”,中国军队之“道”则因时因事而谋而变,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脉络理路。
从“人民战争”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到“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世界格局转换,历史条件不断变化,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课题。历代中国领导人在求解兴军之策、强军之道时,既有一脉相承的坚持,亦有因时而动的创新与发展。
现代化强军之路改革步入“深水区”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在思考“军队现代化”这个命题。十一年后,在共和国成立庆典的阅兵式上,解放军拿着“万国造”的武器,用骡马拖拽着火炮从天安门前走过。这一刻,建设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的课题更加凸显。
一九五0年九月,毛泽东提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百业待兴的新中国,在重重困难中,进行着国防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实践。从那时起,“现代化”成为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之“纲”,贯穿于几代领导人的思路之中。
经历了建国初期时的波折与停顿,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指出,军队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现代化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与其继承者,一直着力于“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这一课题。
“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现代化的大政方针,由毛泽东奠定基础,邓小平提出蓝图,到江泽民则是作出了具体的规划。”国防大学战略研究部副主任张伊宁少将说。
他认为,当下,军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军队改革讲四个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前三个我们都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张伊宁说,以前军队改革主要着眼于改规模裁数量、提高技术水平等。“而组织创新是最难的,又是最关键的,现阶段主要是推进组织形态的改革,这是最艰巨的改革。”
变与不变因时而谋根魂不改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防和军队建设长期处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当时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判断:“在较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基于这种判断,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转入和平时期建设轨道。
因时而谋,顺势而动,是中国几代领导人国防和军队建设思路调整的显著特征。一九九一年海湾战争结束不久,江泽民指出:“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历史责任。”中国军事战略方针开始向准备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之后,又提出“科技强军”战略。
美国九·一一事件之后,国际局势发生变化,国内安全也出现新的课题。在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中,出现了“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语句。基于此,胡锦涛对军队提出了新世纪新的使命。
“六十年变的东西,都是根据历史条件变化做出的,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形势制定的。”张伊宁说,“而其中不变的是中国军队的根和魂,这就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维护国家利益。”
毛泽东创立的人民军队建军原则,为其后继者秉持。改革开放后,军队面临很多新局面新问题。邓小平反复强调,军队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性质: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在其之后,江泽民则指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强调军队要“打得赢、不变质”;在新世纪,胡锦涛则在军中大力倡导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
和平之愿长存永不称霸
在海军阅兵式期间,胡锦涛向世界各国来宾说,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
尽管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中国威胁论”,但是梳理历史可以发现,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中国几代领导人在各种场合都做过“不称霸”的宣示。翻开中国已经发表的六本国防白皮书,都能找到“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的论述。
中国人有着“强军”的梦想,但也始终抱着和平之愿。“中国军队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一承诺的背后,亦是中国几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思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