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科学院院刊
“科学的春天”40年成就与展望
中国科技70年·道路与经验
中国科技70年·回顾与思考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路径思考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之路
科技力量让黑土地“胖”回来
2021-05-27 15:57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韩晓增表示,“到2030年,实施黑土地保护面积2.5亿亩,其中黑龙江省1.48亿亩,占总的保护面积的59.2%。东北粮仓关系着’中国饭碗‘和我国粮食的战略安全。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压器在东北,东北的压舱石和稳压器在黑龙江。”
2021-05-25 10:20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随着科技新发展和国内外形势变化,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应对中美战略竞争态势,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新的国家战略任务。
2021-05-27 13:50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我国目前面临复杂的环境污染形势,虽然近年来的污染控制卓有成效,但环境污染的毒性效应造成的急性或慢性疾病高发风险不容忽视。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发展,为新时代青年学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深空探测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而处于萌芽阶段的行星科学,则是推动我国向深空探测强国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碳中和作为21世纪最大规模的有序人类活动,亟待科学应对。全球变暖90%以上的热量都储存在海洋中。由于巨大的体量和比热容,海洋对温室气体的响应具有延时性。即使碳中和目标可以达成,海洋变暖、海平面上升等依然会持续,这对未来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研制及良好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载人深潜的装备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保护和利用好黑土地资源,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是维持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本文聚焦水-土-种-肥-药等农业资源要素,分析当前我国东北黑土区在粮食生产、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关键“卡脖子”问题。
近年来,美国限制芯片、计算光刻技术等新兴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的出口,对我国相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也暴露了我国一些重要的产业链存在关键环节缺失的短板。
面向第四次产业革命,培养能够实现“从0到1”范式突破的创新人才,并建立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不仅是关系到“两个大局”如何破局的关键问题,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百年大计甚至千年大计的重大命题。
未来产业是以满足未来人类和社会发展新需求为目标,以新兴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旨在扩展人类认识空间、提升人类自身能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未来产业是当今我国能够和国际创新保持同步的、为数不多的重大创新机会之一。量子信息、生物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将会成为未来产业的重点。
需要聚焦空间和天文、粒子物理和核物理、能源与新材料、地球系统与环境、生命健康等世界科技前沿“无人区”领域,适度超前布局和系统提升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一批建制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芯片产业是影响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产业。其中,处理器芯片是电子设备的“大脑”,支撑了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1/6的信息产业。
希望通过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国际大循环三种战略路径,实现以科技创新“双循环”推动经济“双循环”,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及融入国际科技创新大格局提供宏观战略参考。
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冻圈正在持续且加速融化、缩减,冻存其中的微生物被“解封”,一些微生物适应新的环境条件从而复苏存活,而它们对当代生物圈的影响值得评估。
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之一在于健全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养机制,使得青年科技人才能够在国内科技资源和平台的支撑下竞相涌现。
随着这种秸秆覆盖地表、免耕少耕的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推广,梨树县曾经变“瘦”的黑土又“肥”起来了,退化的黑土地重焕生机。
2021-05-14 13:53
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6 次办院方针调整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政策逻辑和引领的改革实践。重点回顾了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逻辑起点、主要举措和第一阶段的主要成效。从中科院办院方针调整及相应改革实践历程中初步提炼总结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的经验启示。
2020-06-05 17:31
推进重大科技决策制度化,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然而,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面对一个更加不确定的风险社会,建构科学与决策的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蔓延,是一堂生动的风险社会启蒙课。在疫情中,关于科学与决策关系的讨论,特别是英国“群体免疫”决策引发的质疑和争议,揭示出风险社会中的循证困境。
2020-06-05 17:15
我国土地资源禀赋和人口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导致土地资源高强度、高风险利用等不可持续发展问题,迫切需要土地科技创新,转变土地资源治理模式,提升土地资源治理能力,以及发展以土地资源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智慧土地”。
2020-06-05 17:04
耕地占补平衡作为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扩大的重要补救措施。当前,耕地占补平衡面临耕地后备资源枯竭、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占用耕地需求居高不下的困境,地方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破坏生态等异化行为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耕地“红线”就是底线,要确保这条底线不被突破;应根据耕地资源状况及其与人口、经济社会关系,差别化设立全国和省级层面耕地保护“红线”。
2020-06-05 16:50
近年来,我国在铁基超导材料、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光子纠缠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还在中微子振荡、干细胞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并已成为全球高质量论文的主要贡献国之一。但与之形成较大反差的是,我国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依然缺乏,“卡脖子”的问题依然明显存在。这意味着基础研究的源头知识供给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卡脖子”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撑不够。
2020-06-05 16:18
普遍认知的颠覆性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合成生物学、基因组编辑、可控核聚变等。发展颠覆性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颠覆性技术以快速潜入和替代的方式颠覆传统技术或主流技术,并引发相应规则和格局的变革,其影响具有潜在性、剧烈性、系统性。
2020-06-05 15:15
随着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不断深化,如何制定适应当前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趋势、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国际科技合作政策,是现阶段亟待思考的问题。新时期,应始终重视国际科技合作在各领域的布局,充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有效发挥科技创新合作的先导作用,同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科技创新需求对接,打造“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加强创新成果共享。
2020-06-05 15: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而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基本驱动力量。当前,我国已成为科技大国,但科技发展还处于“大而不强”的局面。中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科技制高点占有能力、科技领域话语权与引领能力指标与美国差距显著,仅为美国的 25% 左右;基础支撑能力为美国的 40% 以上;科技贡献能力指标与美国差距最小,但仍仅为 50% 左右,中国与美国在总体发展水平方面差距显著。
2020-06-04 16:40
近年来,随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以及能源科技进步,新能源成本快速降低,能源清洁低碳加速转型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能源转型不仅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是能源科技进步的重要驱动力,科技进步与能源转型相互促进,正在深刻改变能源发展的前景。能源科技是当今科技创新最主要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油气、氢能、储能、核聚变能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颠覆性新技术,不论哪一种颠覆性技术出现,都会极大地改变世界能源供需格局。
2020-06-04 09:58
空间治理能力相对落后也就成为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突出“短板”。当前,党中央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建成美丽中国,而美丽中国的载体是国土空间。因此,无论是目标导向,或是问题导向,实现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表决定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表。即使是着眼于空间治理的各类主体,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和应用程度,都将是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科技强国建设中,面向中国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适应策略的形成,对中国实现从小康社会迈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和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0-06-04 09:28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实施一批重大工程,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大战略需求。
2020-06-04 09:20
科研将告别“个人英雄时代”,个体科学家、业余科学家的发展空间日趋缩小。与历史上的“科学伟人”不同,当前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需要更多的领导能力和综合能力——只有率领团队,并获得巨大支持,才能成功作出重大科学成果。
2020-06-03 16:53
新基建有近期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内在需求,但不宜泛化,要着眼长远,有系统性、质的“代际”飞跃。
2020-05-25 13:24
近 20 年来世界科技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随着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不断蓄势,世界已经进入以创新为主题、以创新为主导的新时代,全球科技领域的、国家间的科技创新格局加速调整和重构,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对科技创新格局调整和重塑起到重要驱动作用。
2020-05-25 11:3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和世界银行集团组建的联合课题组,用了两年多时间,分析中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关键挑战,产生了《创新中国: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增长新动能》报告。
2019-09-17 15:43
“华为过去三十年的成功,是基于客户需求的工程、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创新的成功。创新一直都是华为的DNA。”9月12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在以“中国科技70年•道路与经验”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七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上表示。
2019-09-12 17:50
“我国的产业体系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使之转化为自主知识资产,就必须建立自主开发平台,培养锻炼自己的技术开发队伍,进行技术创新实践。” 9月12日,科学技术部原部长徐冠华在以“中国科技70年•道路与经验”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七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上表示。
2019-09-12 16:49
“创新成为影响和改变全球格局的关键变量,如何准确研判大势、找准定位,更好地聚焦国家使命和国家目标,真正成为推动我国创新发展不可替代的关键力量,是国家科研机构必须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9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在以“中国科技70年•道路与经验”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七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上表示。
2019-09-12 16:37
“把科技创新作为各项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和逻辑起点,以科技强国建设保障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这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9月12日,科学技术部部长、党组书记王志刚在以“中国科技70年•道路与经验”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七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上表示。
2019-09-12 15:41
”杜祥琬表示,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核武器发展道路。杜祥琬表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启动是科学家的战略眼光和政治家的高瞻远瞩相结合的产物,凝练我国的战略需求。”杜祥琬表示,863计划以国家目标作为共同的精神支柱,全国一盘棋、建设国家队,建设纠错机制、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重视基础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2019-09-12 15:24
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议题得到国家的重视。1957 年,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成立标志着科技史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及研究队伍的职业化。在整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科技史学者主要开展学科史和专题史的研究。1978 年以来,科技史学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高校研究单元陆续成立,多种学术期刊问世,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国际化进程加快。同时,研究工作从古代延伸到近现代,从中国扩展到世界,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来,高校的科技史学科在不断调整,带来机遇和挑战。
2019-09-11 09:59
1951 年 4 月,北京市政府在“清华以南,海淀以东,京绥铁路以西,大泥湾以北”地带为中国科学院“保留相当发展用地”。1953 年 10月,中国科学院入主此地,这里从此有了“大名”——中关村。截至 1966 年,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 118 个,分布在北京的有 28 个,其中 22 个在中关村地区。1980 年 10 月,陈春先在此创立“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并拉开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序幕。1988 年 5月,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电子一条街”基础上诞生。1999 年 5月,国务院决定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从此,中关村超越了地域的概念,而成为高科技的象征符号。中关村的辉煌是与中国科学院的发展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的。
青蒿素是从中国传统药物青蒿中提取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复方的应用为全球疟疾耐药性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作为全球疟疾治疗的首选药物,解除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病痛,因此在青蒿素研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屠呦呦成为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青蒿素的发现是在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完成的,是一个任务(“523 任务”)带动科研和学科发展的典型案例,是国家需要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结果。文章回顾青蒿素研发的历史,考察在设备、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协作、多机构的优势整合而取得突破的经验,探讨社会、政治、文化与基础研究、开发应用之间的互动关系,从中汲取经验与教益。
文章回顾中国开展水稻和小麦的杂交育种工程,揭示农业科研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神圣使命。中国农业科研体制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促使农业科技进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作出巨大贡献。70 年来,中国培育了一大批稻、麦新品种,实现了作物矮秆化、杂交化、优质化的 3 次跨越,完成了 6 次新品种更新换代。此外,在稻、麦高产栽培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创新性技术成果,推动了中国粮食生产的跨越式进步。
1952 年 7 月,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宣告正式成立前夕,已被任命为首任所长的华罗庚就新建数学研究所的战略目标、方向任务及人才培养等作了就职报告。事实证明,这份重要的报告不仅成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建所纲领,而且绘就了一幅新中国数学发展的蓝图。文章根据新近整理的华罗庚所长就职报告的文稿,分析了该报告的要点及其对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事业的深远影响,特别是阐述了在共和国科技史的重要节点,中国科学院的数学家所展示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文章回顾了中国航天技术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的发展概况,包括运载火箭的系列发展、科学卫星的研制与运行、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发射、通信卫星系列化发展、气象卫星系列化发展、遥感与资源卫星的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展、“嫦娥工程”进展,以及载人航天工程进展。简要总结了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石。从 1955 年我国决定发展原子能,到 1970 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中国科学院承担了与核弹、导弹相关的大量配套科技任务,负责整个卫星系统的技术抓总,完成卫星本体的研制,并建立地面测控系统。中国科学院为我国“两弹一星”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与新中国同时走过 70 年的发展历程。文章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中国科学院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道路和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5 年)、“火车头”时期(1956—1966 年)、改革开放前 20年时期(1977—1997 年)、知识创新工程时期(1998—2010 年)和“率先行动”时期(2011年 至今)。文章指出:70 年来,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展现了中国科学技术探索、改革、创新和发展的道路;面向未来,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深化改革,锐意进取。
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务院在 1956 年主持制定《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规划制定过程中形成了“以任务带学科”的规划科技模式。“十二年科技规划”由 57 项任务构成,其中以原子弹、导弹、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为最紧要项目。为了制定和实施该规划,国家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等本国科技力量,同时借助了苏联的援助。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重大科技成就,提前完成“十二年科技规划”。这使我国补全了学科门类并拉近了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距离,对我国科技、国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现代科技体制的演变,历经体系初建、全面规划、体制改革、构建国家创新体系4个时期。文章通过回顾史实,探讨各时期科技体制的指导思想、目标与举措的变化。研究表明,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中国科技体制的重要特征;国家发展的目标与需求、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与趋势,是中国科技体制演变的两种主要动力来源。
70 年中国科技发展之路极不平凡,科技创新能力从无到有、再到迎头赶上,科技创新路径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科技创新实力从弱小到壮大、再到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实现了历史性跃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充分印证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面向未来,中国科技正在成为支撑引领国家创新发展和重塑全球创新格局的强大“中国动力”,我们已经“具备了从科技大国加速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基础和条件”。
2019-09-11 09:53
若要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取得标志性科技成就,我们就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追求卓越科学,持续加强原始创新能力。
2019-06-24 13:42
美国、欧盟、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组织对基础研究高度重视,不断推出发展战略,调整科技政策,增加科技投入。我国基础研究人员数量逐年快速增长,全时当量(一个全时当量就是一个人全年的工作量,非全时人数按工作量折算为全时人员数)从 2011 年 13.81 万人年增长到 2017 年的 29.01 万人年,6 年翻了一番。
目前看,我国科技发展中兴趣导向型的研究还不够,科学发现型、预研型的成就还比较少,很多的科学研究还是追着国外期刊或所谓国际前沿在走。
2019-06-24 13:41
对“973 计划”来讲,有一些现在看起来越来越重要的事情,牵扯到环境、生态、农业等。与信息领域研究不一样,这些领域需要很厚重的积累,需要坚持不懈地、逐步地往前发展。
2019-06-24 13:40
科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是约束科学共同体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科研界长期存在的“家族式”组织模式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时代,面临创新人才培养、科学前沿探索和经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危机与挑战,成为制约我国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正体现出我国的科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从弘扬科学文化的角度出发,净化科研学术环境,构建激发创新的科研组织新模式,将会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强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19-06-24 13:39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科技三会”上发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仅需要资源要素的支撑,更需要有将这些要素进行合理配置的制度安排,需要新的模式来激发新的创造力。其中,对评价制度的改革在寻找科技体制新模式的改革关键举措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为此,回顾过去,文章从科技体制与科技评价的关系视角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从回归科技评价的本源出发,探究科技评价异化的体制问题。相应地,面向未来,文章从改革主线、改革结构、评价体系 3 个方面提出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科技体制改革建议,为建成百年科技强国提供政策依据。
2019-06-24 13:38
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而基础科学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基础研究作为知识和技术的储备,既保证为社会经济发展持续供给科技成果,又能拓展人类知识前沿并促进社会进步。当前,世界各国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性作用,科技创新政策和治理日益“以任务为导向”。未来基础科学发展更要关注基础科学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文章从社会需求出发,以人为关键要素,重点阐述生命健康、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改善、变革性技术发展和提升基础科学能力的方法等 4 个方面的基础科学研究进展。
人才是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活动的核心战略性资源,因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文章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未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提出未来中国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考虑的“双重转型”,即人力资本梯度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同时,通过借鉴主要发达经济体典型高等院校正在进行的改革新举措,针对以上两种转型要求,提出培育第三级人力资本、利用信息化扩大高等教育内涵以及高等院校结构性改革 3 个方面结论与建议。
2019-06-24 13:36
当前,交叉学科和技术群迸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世界科学中心面临转移。横跨信息、物理和生物三大领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重塑全球科技新格局,科技创新呈现大科学装置化、全球化协作、数字化赋能、速度加快等特征,人工智能的发展则直接影响人才需求和培养方式。基于这一时代特征的百年科技强国建设,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包括具有思想性、原创性和多技能的素质需求,科技人力占比进一步提高的规模需求,以及科技人才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结构需求。
2019-06-24 13:35
科技强国建设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文章从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意义出发,总结了科技强国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科技强国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与科技强国建设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关系,探讨了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的阶段性任务。文章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科技强国,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要素质量,构建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强国建设的保障措施。
2019-06-24 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