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科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科学文化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坚实基础,是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有力支撑。我国的科学事业经过多年发展,科研经费投入、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科研论文总数等指标已位列全球领先位置,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成果不断涌现。然而,我国的科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科研评价体系和导向机制受外部干预过多。科研组织模式也受到科学文化的深刻影响,传统的以“家族式”为代表的科研组织模式,在大科学时代已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成为影响创新效率提升,制约我国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五四运动100 周年之际,有必要从加强科学文化建设的视角,深入思考我国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探索建立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的科研组织模式。
科学文化的概念及其对科研组织模式的影响
科学文化以理性主义为特征,以追求真理为目的,既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文化,也是社会大众所共同秉持的一种公共文化。科学文化包括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伦理、科学规范、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也是人们自觉或者不自觉遵循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工作形式。许多发达国家都将系统的科学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国家进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指出,“经过适当改造的中国文化传统可以为科学事业提供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一代代科学家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用科技解放生产力,用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协同开放的科研模式和理性批判的科学态度,对科学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科学事业飞速发展,但科学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在某些领域存在着所谓的“家族文化”,形成了“家族式”科研组织模式。“家族式”科研组织是以“家族文化”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科研组织,将“家”的组织单元嵌入科研组织之中,是一个“家族”与科研相统一的集体;“家族式”科研组织注重人际关系网络的建立,注重组织成员派系思想的传承。“家族式”科研组织模式建立在传统家族伦理的差序格局和家长制基础之上,而非学术能力和学术贡献,维系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是师承关系和共同体利益,而非现代契约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论哲学观念对“家族式”科研组织模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法等级观念延伸出高度集权的组织形态和“君师合一”的组织理念。而西方科研组织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其核心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契约论是保障科研组织高效运转的重要基础。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击和融合中,我国科研组织的价值判断也开始在“义利观”和“惟利观”的互动中发生变化,进而推动科研组织模式的变革。
通过调研发现,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普遍存在“家族式”科研组织模式。青年科研工作者攻读博士学位并在毕业后进入学术领域,以及在事业起步的初期都不容易争取到稳定的项目和研究经费支持。要想在学术圈立足,就需要依附于某个大实验室,参与大的课题,分享团队带头人申请来的科研经费,做出好成果,发表好文章。在各类评奖和项目评审中,科研组织间也会发挥“互助合作”的精神,为各自团队中的科研人员争取更多的利益和更好的机会。科研领域出现的“家族式”组织模式,体现的是我国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和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反映的是科学文化存在的巨大差距。尤其是在科研项目申请、科技奖励和人才“帽子”评审等活动中存在的“绿灯化机制”,违背了科学文化的题中之意,导致学术圈的创新氛围被破坏,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受到影响,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绊脚石。在我国高技术领域面临国外技术封锁日渐趋紧的今天,要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就需要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更需要继承和弘扬好的科学文化,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科学文化建设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对价值理念和创新氛围的再塑造。培育和发展新时代的科学文化,需要将科学的价值观和内在信念,通过建制化的外部社会制度体系进行表达,将相对抽象的科学文化通过科研组织模式、科研评价机制、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科研经费分配制度等政策安排体现出来,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