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3、建设“橄榄型社会”
社会阶层结构是指社会各阶层在社会结构中的分布形态,用来描述社会各阶层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历史上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有倒“丁”字社会结构、金字塔形社会结构、橄榄型社会结构等。所谓“橄榄型”社会,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中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态特征,可以简单概括为两头小、中间大。所谓两头小是指,拥有较多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处于最高和较高社会等级的阶层规模较小;而拥有的各种资源最少甚至没有什么资源,处于较低和最低社会等级的阶层的规模也很小。所谓中间大则是指,就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而言,社会的绝大部分成员处于社会的中间等级位置,属于社会中间层。即极富极贫的很少,中间阶层却相当庞大。
目前,各地正在为逐步建成“橄榄型”社会而努力,谨防“中等收入陷阱”,加速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的概念,是指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 GDP 1000美元的贫困线后会很快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然而,当人均 GDP 达到3000 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或受外部冲击,导致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和快速发展中积累的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从而出现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的状态,即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汇价计算超过4000美元,正处在中低收入向中高收入迈进的发展阶段。进入这个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
摘自《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牛文元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