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1、总量
表 6- 1二十年来我国人口状况
|
1990 |
1995 |
2000 |
2005 |
2010 |
人口总量 |
114333 |
121121 |
126743 |
130756 |
133972 |
人口出生率‰ |
21.06 |
17.12 |
14.03 |
12.4 |
- |
死亡率‰ |
6.67 |
6.57 |
6.45 |
6.51 |
- |
自然增长率‰ |
14.39 |
10.55 |
7.58 |
5.89 |
3.73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0
2、年龄
年份 |
0-14岁人口比重(%) |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
老少比(%) |
年龄中位数(岁) |
1953 |
36.3 |
4.4 |
12.2 |
22.7 |
1964 |
40.7 |
3.6 |
8.8 |
20.2 |
1982 |
33.6 |
4.9 |
14.6 |
22.9 |
1990 |
27.7 |
5.6 |
20.1 |
25.3 |
2000 |
22.9 |
7.0 |
30.4 |
30.8 |
2010 |
16.6 |
8.9 |
53.6 |
34.0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0
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也在移动,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1953年和1964年第一、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基本属于年轻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伴随人口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加快。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初步进入成年型,到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变为典型的成年型。此后,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向老年型转变(图6-3)。
图 6- 3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2009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0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
1、人口老龄化快速提前达到高峰。
2、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
3、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大。
性别
|
男性数量 |
女性数量 |
性别比 (以女性为100) |
出生人口性别比 (以女性为100) |
1990 |
58904 |
55429 |
106.27 |
111.30 |
1995 |
61808 |
59313 |
104.21 |
115.60 |
2000 |
65437 |
61306 |
106.74 |
116.86 |
2005 |
67375 |
63381 |
106.30 |
118.59 |
2010 |
68685 |
65287 |
105.20 |
118.06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0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1986,1993,2002);国务院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1989,1997);乔晓春 (1992,2002);曾毅等(1993)
第一,性别比不断上升,而且是伴随每年新出生人口数的减少而形成的递增趋势。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关于理想家庭的规范倾向于小家庭,但对于子女的性别偏好仍然强烈,而人口政策几乎集中于关注人口数量增长的控制时,这些因素都会作用于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使得在生育水平出现下降的同时,出生性别比会出现上升。
第二,中国婴幼儿性别比的失衡与0岁女婴的高死亡率有关。
第三,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存在着第一孩次就失衡、而第二孩次以上失衡更加严重的情况。
第四,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空间分布上看,高度集中在某些地区,具有小群聚集的特征。
图 6- 4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省市区出生性别比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0
第五,中国偏高的出生性别比问题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图6-5)。
图 6- 5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城市、镇、农村出生性别比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0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但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是经济基础制约。
三是社会性别不平等。
四是人工技术鉴定选择。
摘自《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牛文元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