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意见稿

2010年09月26日10:3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规划纲要 城乡教育 教育改革 人口计生委 科学发展观  创新教育理念  校长职业化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三十七)加强师德与学风建设。切实注重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牢固树立热爱事业,关爱学生,言传身教,自尊自励,以人格和学识魅力感染广大学生,赢得社会尊重。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师德教育列为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环节,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进修深造和评优奖励的首要依据,实施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师德建设工作作为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严谨、创新、诚信的学术风气,坚守正义,修身正己,力戒浮躁,做优良学风的维护者和弘扬者。建立健全以质量为导向,科学、公正、客观的学术评价机制。完善学风建设检查监督机制,严查侵犯知识产权和违反学术道德等不端行为。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和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三十八)健全教师教育体系。调整优化教师教育布局结构,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职前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学历非学历教育并举、开放有序的教师教育体系。制定教师教育机构建设标准,实施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加强师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训练,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在省属师范类高等学校进行面向农村紧缺学科的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鼓励和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保证优质师资的稳定供给。依托行业企业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等学校,建设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

  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依托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建立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形成覆盖全省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强化对校长和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价制度,着力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益。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校合作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发展本科后教师继续教育,加强教育硕士、博士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

  (三十九)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教师资格标准,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一组织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职称)评聘、培养培训和调配交流等管理工作。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实施教师资格的定期审核、登记制度。

  加强中小学编制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城市、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执行同一编制标准,对农村偏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完善中小学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增强中小学编制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总编制内,具体分配各校人员编制,进行学校间人员调配;对部分学科教师紧缺的中小学,可采取先进后出的方式,先安排选配急需的教师,逐步对不再适应教学工作的教师予以分流、转岗转向,保持教师新进、退出数量基本平衡。制定实施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编制标准。在中职学校、技工院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制定高等学校编制标准。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规范用人行为,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十)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教师,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地位。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有所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政策。对农村教师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评优奖励等方面予以倾斜,完善津贴补贴标准。建设农村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立完善优秀教师表彰奖励机制,设立“山东省功勋人民教师”荣誉称号,表彰奖励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教师。

第十二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四十一)构建教育信息化保障体系。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全省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实施的重点,超前部署网络,完善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改造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化升级远程教育传输网络,提升网络设施性能。建立适合不同地区的多种互联网接入方式和服务,解决偏远地区及农村中小学的网络覆盖问题。把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等工作统筹安排,加快实施。提高终端设施普及水平,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实现多媒体“班班通”,缩小城乡教育数字化差距。建设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搭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各级政府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省城乡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园区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现代化。

  (四十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构建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础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库与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促进区域、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省职业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推进职教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仿真实训示范教室建设,构建网络环境下职教教学新模式。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信息化,加快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等公共教学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各级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丰富学习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四十三)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结合,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中小学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与融合,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重视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建立完善基于网络的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