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意见稿

2010年09月26日10:3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规划纲要 城乡教育 教育改革 人口计生委 科学发展观  创新教育理念  校长职业化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指  标

单位

2009年

2012年

2015年

2020年

学前教育

 

 

 

 

 

  幼儿在园人数

万人

181

210

260

300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

55

63

70

85

九年义务教育

 

 

 

 

 

  在校生

万人

969

980

990

1000

  巩固率

%

95

96

97

98

高中阶段教育*

 

 

 

 

 

  在校生

万人

312

316

318

320

  毛入学率

%

95

96

97

98

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万人

156

158

159

160

  高等职业教育

万人

84

86

89

92

高等教育**

 

 

 

 

 

  在学总规模

万人

214

220

230

240

  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

万人

159

168

176

185

  研究生

万人

8.8

12

15

20

  毛入学率

%

23.7

30

40

50

继续教育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

%

40

50

60

70



  注:*含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含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 学生数。


 

第二章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四)突出素质教育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使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和具体措施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过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不断完善政府主导、规范管理、课程核心、评价引领、督导保障的工作机制,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切实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努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制定《山东省素质教育推进条例》,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统筹协调,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配合实施的责任机制。不得以升学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教育宣传和教育广告管理,为推进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消除用人制度上的歧视行为,拓展多元化人才成长通道。对各种违规办学行为严格实施问责制度。

  (五)坚持德育为先。切实把德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加强道德教育,强化道德修养,培养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和健全人格教育,培养学生自觉规范行为,形成积极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完善德育工作机制,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的德育体系。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和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实施“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行动”,逐步实现每个城区、县(市)至少建设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各类文化、科技、体育场馆等公共资源要经常性地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建立和完善公益性校外教育资源免费向学生开放制度。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齐鲁校园文化。把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大中小学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

  (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全面发展和人人成才的观念,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和特点,在不同学段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相互衔接的培养模式和教育重点。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弘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探索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强化课程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实践教学,开发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完善科技实践、社会实践等培养环节,增强实验、实习、实训的实际效果。建立覆盖全省的社会实践基地,促进学生经常化、多样化地就近参加社会实践。

  (七)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精选内容,优化结构。重视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完善统一与分散相结合的地方课程管理制度,切实开好安全、环境、传统文化、人生指导等义务教育必修的地方课程。出台特色高中课程方案。构建体系完备、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适应性强的基础教育教材体系。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注重造就具有创新素质、创业能力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重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培养,逐步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各层次职业教育相互联系贯通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高等院校课程要反映当代最新知识成果,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构建以能力为本、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建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学科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源库。

  (八)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为政府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建立监测、公告及问责制度。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留给学生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考试管理,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取消不必要的统考统练。加大对各种社会培训和补习机构、教辅市场的监管力度,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节假日、双休日的学习与生活,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引导家长及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帮助其养成良好习惯。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