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石化业获三大支撑 进快速发展期 煤变油能否缓解油价压力 -中国全面收紧玉米深加工 保障粮食安全 新政策严控粮食能源化 -中国未成年犯罪率年升13% 两千万留守儿童存忧 传递了什么信号 -过去5年中国失业率未破4.3% 已得有效控制 大学生热衷职业规划 -建行研究部:第二套房首付款比例应提高 重庆建行将首付提至4成 -北京地铁票价有望降至2元 月票或被取消 一卡通功能大大增加 -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工作开展 民办幼儿园需建教师跟校车制 -9月中国CPI涨幅或放缓 低于8月 料年内央行还会加息一至两次 -城镇居民对收入预期谨慎 预期物价攀升 -五年新政 中国资本市场实现历史性跨越 货物贸易世界排名第三
出口企业年损失达3000亿元 信用保险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9 月 2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国95%出口业务缺乏信用保险支持,出口企业年损失3000亿,信用风险管理亟待加强中国信用保险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出口企业每年要损失40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000亿元,这一数字是发达国家的10到20倍。昨日在深圳举行的第四届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上透露的这一消息,不仅表明了国内信用保险机构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同时也说明国内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信用风险管理成为目前亟待加强的领域。

信用在目前价值不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郁说,加入WTO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走出国门,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十五”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66%,到2006年底,累计对外投资达到733亿美元。

但中国企业在日益加深的国际化进程中,正面对越来越多的信用风险。孙晓郁认为这些风险包括投资对象国家的“国家风险”、对国外客户资质和信用状况失察带来的信用风险、海外坏账、汇率频变等几类。其中对国外客户资质和信用状况失察带来的信用风险,和海外坏账大幅增高息息相关。商务部统计,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业务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待收账款,其中相当部分已变成“坏账”。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平均坏账率达到5%到10%,美国企业只有0.25%到0.5%。孙晓郁说,解决海外坏账困扰已成为一些国际化经营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据悉,目前企业并非没有可以采用的避险办法。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机制和信用管理中介机构是当前国内企业应采用的办法。目前第三方企业信用调查机构发展快速,已成为现代服务业重要分支。这些企业可帮助企业追回境外欠款,清理坏账。

在国内,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为唯一经营政策性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已成立5年。对企业的信用担保进行了有益探索,承保了5000家企业的1000亿美元出口业务,并带动了60多家银行为这些企业融资2000亿元人民币。该公司副总经理许复兴介绍,实际上目前国内出口使用信用保险的比例占贸易额的3%,而国内贸易中的比例更小。这实际上意味着国内信用保险机构面对着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问题在于出口企业的信用管理意识需要加强。虽说目前大型中央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已经加强,但整体来看国内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还很薄弱。

许复兴称,中国企业在贸易中的损失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信用缺失引起。根据商务部研究院调查,出口企业坏账每年损失400亿美元,损失率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到20倍。

值得担忧的是,海外信用风险损失虽然主要由海外企业的不诚信导致,但中国企业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的问题同样严重。孙晓郁介绍说,中国目前有95%的出口业务没有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国内企业不善于运用保险和保理业务等方式转移经营风险,加大了企业自身风险。

而反观国际企业,福布斯排行榜上的500强企业中有80%都使用了贸易信用险。在欧洲,贸易信用险承保额占贸易总量的75%。孙晓郁称,建立多层次的企业信用管理和预警机制已经势在必行。孙宗胜

来源: 证券时报

相关文章:
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 推动中非经贸合作
图片新闻:
中国首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喷气机年底下线[组图]
"韦帕"肆虐800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66.2亿[组图]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聚焦十七大前中国人事任免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