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印两国贸易现状分析
中印经贸双边关系的发展,究其原因,政策推动固然是贸易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两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则更为根本。这从对贸易构成的分析中可以进一步看出。
1、贸易构成
以垂直分工形式开展的产业间贸易发展迅速
比较两国的产业间贸易,中国对印度出口的初级产品2002年就已降至17.49%,同期工业制成品的比例上升到80.51%,而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到2007年已经占到工业制成品出口的49%。而按照通常的降SITC中前4类划分为初级产品的方法,印度对华出口的初级产品比例近年来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持续上升。这与印度在国际出口市场上的表现恰好相反。九十年代以来印度出口商品构成中,初级产品的比例就一直低于25%,而且还在呈不断下降的态势。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以及为满足入世的需要而不断加快的开放步伐,中国的进口规模急速扩张,印度的出口商在中国的工业类原材料市场上看到了越来越大的商机,染料、初级塑料、钢铁、金属制品、纸浆等对中国的出口大幅上涨,其中铁矿石的增幅最为明显。在过去五年中,印度仅铁矿石一项就占它整个对华出口的60-70%之间。
究其原因,中国因为经济改革进行得早、步子迈得大,经济增长水平明显高于印度,较印度更早地进入一些资本密集型行业,并在这些行业形成了生产的规模优势和劳动力的技能优势,使印度产品难以打入中国市场,相反中国商品却能够在印度市场上长驱直入。最明显的是电子产品制造业。这正是巴拉克的阶梯优势论的一个鲜明的例证。
水平分工带来的产业内贸易也已起步,并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
市场规模决定分工水平。即使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的条件下,以中印两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所形成的市场规模仍然不可低估。而且在计划经济时代两国就都已经建立起了大而全的工业体系,以满足国内基本建设以及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在两国经济先后走向开放之后,它们的一些领域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比如印度的软件产业、中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等。这些都为两国在水平分工的基础上开展贸易奠定了基础。
在世界的汽车制造领域,产业内贸易一直非常普遍,美日两国间的汽车贸易就是经济学家最经常提起的产业内贸易的例子。中印两国在这个领域的贸易往来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按照联合国SITC的分类,在第78章下(陆路车辆)下,2002中国从印度进口价值596万美元该章名录下商品,同时出口价值399万美元的商品到印度。而到2007年,在这一章下,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已增至3.73亿美元,进口达到1432.5万美元。虽然到目前为止,该章的进出口规模还不大,但是中国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已经被印度的生产商注意到了。
2、贸易收支
在2005年之前,两国贸易基本上呈均衡发展态势。虽然中国一直保持着顺差,但顺差额最高时也不过4亿美元(2002年)。甚至在2003-05三个年度,印度还实现了对华贸易顺差,虽然顺差额不高,但足以使印度工商界心中对中国经济威胁的恐惧开始消退。
然而2005年后,形势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由于印度对华铁矿石出口增长下滑,另一方面,中国产品不断拓展印度出口市场,使得中国对印出口的增长率大大超过进口的增长率,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国在双边贸易中顺差不断扩大。到2007年中方顺差达到93亿美元。2008年中方的贸易赤字更是增加到了112.2亿美元。2008年1到12月中印贸易总额为517.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34%。其中,中国对印出口31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31.2%,进口202.8亿美元,增长了38.7%。总体增长势头良好。但是,印方的贸易赤字也较上年扩大了近一倍,达到112.2亿美元。2009年中国对印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达到159.5亿美元。
印度对华出口结构单一,是近年来印度对华出口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而印度工商联合会在中国频频举办印度产品博览会,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3、投资分析
从中印两国各自的投资环境上看,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大于印度。比较政策环境、比较基础设施,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都优于印度。
从中印两国相互投资的规模上看,两国的相互投资规模还是很小。中国对印投资尚不足其对外投资的1%,印度虽然这两年对中国的投资占其对外总投资的比例要高一些,但印度对外投资的规模本来就比中国小,2002年仅是中国的七分之一。
从投资的产业分布上看,印度的投资主要流向技术构成的两端——高技术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的劳力密集型制造业。而中国最早投资印度的主要是家电行业。
从投资动机是看,印度公司来华投资不仅看中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而且也是为了利用中国为产业发展所创造的便利环境,包括良好的基础设施、简便的创办流程和优惠的政策法规,使印度公司通过中国的制造基地,能够在全球范围竞争,而中国公司到印度投资设厂的理由更简单,就是为了绕过印度高筑的贸易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