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低开高走 沪指站上4400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3月末我外债余额$3315.62亿 黑石大跌 国家汇投公司亏损5亿美元  -5油企获首批原油经营资格 民企可经销成品油 高额投资成门槛 -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2.78% 社科院称GDP应控制11%内 -中国今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医改备选方案增加到8个 "补需方"渐成新动向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7 月 2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变化的形势

而这一切,在3个月前还不明朗。

新医改方案之争看似观点辈出,纷争不断,但总结起来就是两种不同观点:即一是政府投钱给供方,公众享受免费基本医疗。

二是政府投钱给需方,通过医保购买医疗服务。

“8个方案,每个论述切入点,展开角度具体不同,但核心思想归为两类。”参与方案评审会的专家称。

从去年9月开始,两派观点一直在各种领域激烈交锋。

在公众媒体上,李玲访谈的标题“医疗服务市场常常是越竞争越贵”和刘国恩访谈的标题“医疗改革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醒目地摆在一起。

而市场派观点代表北师大顾昕和北大教授周其仁更是利用各种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争论引起了政府部门的注意,有部门甚至专门为双方组织了辩论擂台赛。

去年10月,当政府主导派学者李玲为中央政治局举行的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讲课后,业内普遍认为,医改基调已定,争论终结。下一步就是等待医改方案出台。

然而,形势却在3个月内发生了变化。

两会期间,尽管医改仍是热议话题,但高层并未公开表态。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展现的医改原则和四个当下医改重点中,均未出现政府主导字眼。

5月,国务院出面部署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

5月底,8方案评审会上,多数方案或多或少的吸纳了市场派观点。

“决策者巧妙地运用智慧,绕开了争论。”上述专家分析。

争论之后的争论

然而,争论还刚刚开始。改革现有医保制度所带来的利益调整,足以掀起新一轮争议。

“现有城镇职工医保未能很好地发挥促进第三方购买、医疗费用公平负担和分散医疗费用风险的功能。”顾昕称,目前医保机构未能代表参保人的利益,购买医疗服务。而是采用了最不利于费用控制的“按项目收费”的办法。这样一来,医疗机构甚至有意诱导参保者购买非医疗产品。这说明,现有的医保管理制度设计需要改革。

同时,即将开展的城镇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者间的管理机构是否应该整合?

更敏感的话题是,庞大的医保基金如何有效管理,避免风险?医保管理机构能否破除垄断,引入竞争?药品价格由医保机构代表参保者谈判而定,那掌握药品定价权部门是否愿意?

刘国恩表示,下一轮的医改话题将会在这些方面的利益博弈方之间展开。

此外,相关部门如何围绕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进行相关配套改革,也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目前公立医院占绝对主导地位。在供方市场竞争不充分、供给紧缺的情况下,“购买服务”可能会在现实中面临困境。有关研究人士表示,这样,进行公立医院改革、放开民资进入医疗市场的门槛等配套改革就必须跟进。如果不解决医疗机构运行和管理机制,市场派预想的医改目标最终不能达成。

医改争论将是中国公共社会的一个长期话题,一系列卫生公共政策将在这些争论中明晰。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医改课题组指新医保制度应定位于常见多发病
认可差异还是追求公平?医改的几个关键路径选择
医改课题组负责人:建立政府埋单的全民医保制度
医改仍无时间表 第八套呼声最高相关第九套出台
新任卫生部长陈竺印象:执着严谨 面临医改挑战
挑选中国医改方案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医改方案或添清华版 提"全民医疗信用保障制"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