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2009年中国经济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2009年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低0.9个百分点,经济增速逐季加快。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DP的贡献率分别为52.5%、92.3%和-44.8%。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下降0.7%,较上年低6.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20亿美元。
(一)国内需求稳步增长,国外需求有所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有所增加,实际消费平稳增长,居民消费意愿平稳回升。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增速比上年高1.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增速比上年高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一系列包括家电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政策措施的实施,对扩大居民消费产生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居民消费意愿平稳回升,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第四季度38.0%的居民认为本季消费支出较上季增加,已连续三个季度平稳增长。2009年全年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实际增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8.5万亿元,增长15.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4.0万亿元,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17.0%和16.9%,分别比上年高1.3个和3.8个百分点。
投资快速增长。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回升。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万亿元,增长30.1%,增速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5.2%,比上年高17.1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4万亿元,增长30.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万亿元,增长27.5%。当前,企业投资意愿正在进一步恢复。中国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调查显示,第四季度企业固定资产、设备和土建投资指数分别为51.2%、50.5%和48.1%,分别比上季回升0.8个、0.7个和0.4个百分点。
进出口温和回升,贸易顺差收窄。2009年12月份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7.7%;进口同比增幅连续12个月为负后,11月份增长26.7%,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12月份快速攀升至55.9%,国内需求增长强劲。2009年全年累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2万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降幅比上半年缩小9.6个百分点,比上年低3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万亿美元,下降16.0%,降幅比上半年缩小5.8个百分点,比上年低33.2个百分点;进口1.0万亿美元,下降11.2%,降幅比上半年缩小14.2个百分点,比上年低29.7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20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00亿美元,下降2.8%,增幅比上年低20.8个百分点。
(二)农业继续稳定发展,工业生产逐季回升
2009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万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实际增加值15.7万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3万亿元,增长8.9%。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连续增产。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5.3亿吨,比上年增长0.4%,连续六年增产。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7642万吨,增长5.0%。
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工业企业利润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09年第一季度5.1%的最低点平稳回升到第二季度的9.1%,第三季度快速攀升到12.4%,第四季度进一步上升到18%。2009年1-11月份,经历了长达10个月负增长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正增长,同比增长7.8%,增幅较前8个月高18.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调查显示,第四季度企业盈利指数为55.6%,较上季度上升1.9个百分点,已连续三个季度回升。
(三)主要价格指标全年下降,年底出现上升
2009年我国价格形势经历了从下跌到回升的过程。2008年9月份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主要价格指标急剧回落。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于2009年2月和2008年12月步入同比负增长,在2009年7月达到本轮低点。此后,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复苏态势逐渐明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负翘尾因素影响逐渐减弱,主要价格指标开始回升。CPI于2009年11月结束了连续9个月的同比负增长,同比上涨0.6%;工业品出厂价格于2009年12月结束了连续12个月的同比负增长,同比上涨1.7%。
居民消费价格全年下降,年底出现上升。2009年CPI同比下降0.7%,比上年回落6.6个百分点。CPI全年各季度同比涨幅分别为-0.6%、-1.5%、-1.3%和0.7%。从食品和非食品分类看,食品价格上涨0.8%,涨幅比上年回落13.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下降1.4%,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从消费品和服务分类看,消费品价格下降0.6%,比上年回落8.0个百分点;服务价格下降1.1%,比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
工业品价格前期跌幅不断扩大,后期回升较快。2009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4%,比上年回落12.3个百分点;各季度同比分别下降4.6%、7.2%、7.7%和2.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7.9%,比上年回落18.4个百分点;各季度同比分别下降7.1%、10.4%、11.1%和3.0%。
农产品生产价格全年降幅略低于生产资料价格降幅,第四季度出现上涨。农产品生产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全年下降2.4%,比上年回落16.5个百分点,其中前三个季度各季分别下降5.9%、6.6%和2.7%,第四季度上涨3.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全年下降2.5%,比上年回落22.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季度同比上涨5.9%,后三个季度各季分别下降3.7%、7.3%和4.0%。
进口价格降幅大于出口价格。2009年,进口价格同比下降13.3%,比上年回落 28.1个百分点;各季度分别同比下降15.6%、18.6%、17.5%和1.7%。出口价格同比下降6.0%,比上年回落14.7个百分点;各季度分别同比下降1.9%、7.0%、8.5%和6.6%。进口价格同比降幅快速缩小主要是受第二季度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2009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当季平均价格分别环比上涨38.1%、14.1%和11.6%,累计上涨75.8%;伦敦金属交易所铜现货当季平均价格分别环比上涨35.8%、25.2%和13.7%,累计上涨93.3%;伦敦金属交易所铝现货当季平均价格分别环比上涨9.3%、21.6%和10.8%,累计上涨47.3%。
劳动报酬同比继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均工资为2475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城镇国有经济单位为2662元,增长14.2%;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为1543元,增长15.8%;城镇其他经济类型单位为2353元,增长10.4%。
GDP缩减指数降幅继续缩小。2009年我国GDP为33.5万亿元,增长8.7%,GDP缩减指数(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与按固定价格计算的GDP的比率)变动率为–1.8%2,比上年回落13.1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缩小1.0个百分点。
资源价格改革继续推进。2009年以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并结合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先后九次调整成品油价格。7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了水价调整的总体要求,提出要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和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1月份,国家出台了电价调整方案,自2009年11月20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8分钱。适当调整资源价格,有利于增加资源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未来应在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的情况下,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四)财政收入逐月回升,财政支出保持较快增长
2009年,财政支出一直保持较高增长,财政收入随着中国经济基础面的好转逐步回升,年初较大的财政压力在下半年得到逐步缓解。 2009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好转,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基本呈现逐步回升的态势。全国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速从1月的-17.1%振荡攀升至12月的55.8%,全年累计,全国财政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8477亿元,增长11.7%。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5896亿元,增长9.8%;地方本级收入32581亿元,增长13.7%。全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59515亿元,增长9.8%;非税收入8962亿元,增长26.1%。
2009年以来,财政支出一直保持较高增速,尤其是前三个月经济表现低迷时,为了促进经济回暖,1-3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2.5%、42.0%和31.4%。其后随着经济整体表现的走强,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大的因素,财政支出的同比增速有所减缓,但总体仍保持在不低的水平。全年累计,全国财政支出执行初步统计数为75874亿元,增长21.2%,增速比上年低4.5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5280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20.1%,同比增长14.5%,增速比上年降低2.1个百分点;地方本级支出60594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79.9%,同比增长23%,增速比上年下降5.4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