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对信贷增速构成直接影响
□本报记者 韩晓东 北京报道
专家认为,银监会出台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新规,不会对下半年信贷增速构成直接影响,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仍将维持流动性总体充裕的局面。同时,在“适度宽松”的基调下,下半年央行或动用多种货币工具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其中以数量型工具优先。
信贷或适度回落
对于新出台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其目的并不是为了限制信贷规模,而是为了使信贷资金更有效地进入实体经济,减少违规信贷。
同时他谈到,下半年流动性情况一方面要看信贷增速;另一方面更要看到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货币乘数和外汇占款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后两者如果回升意味着我国流动性依然宽裕,其增长模式将由信贷渠道转向内生式创造。
国海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下半年整体市场流动性仍将处于宽裕的局面,但宽松程度将低于上半年,预计7月新增信贷将降至3000亿元左右。兴业银行则预计,7月份信贷规模为4000-6000亿元。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则指出,7月份新增贷款将出现季节性回落,但不代表未来信贷将大幅压缩。众多刚刚开工的大型基建项目在未来两年仍需要融资,可能导致明年的货币政策仍相对宽松。
哈继铭进一步表示,信贷增长的惯性可能导致货币供应在未来几年都处于较高水平。如1993年我国M2和新增贷款分别增长37%和28%,随后尽管央行猛烈回收流动性,但1994年-1996年我国M2年均增长30%,贷款增长23%,直到1997年货币供应才回到正常水平。
政策基调不改
国海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谈到,与2003年央行收紧流动性时相比,尽管今年同样面临信贷和货币增速过快的现象,但宏观经济和CPI好转的迹象都不明确,因此目前货币政策转向的可能性很小,预计全年信贷增速将超过10万亿元。
央行副行长苏宁日前强调,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基调不会改变的前提下,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可以进行结构性微调。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高级分析师林朝晖认为,为加强调控针对性和灵活性,下半年央行最可能的仍然是动用数量型工具,如发行定向央票等公开市场操作。年内加息可能性可以排除,预计全年信贷增速将回落至30%以下。如果信贷增速持续处于高位,不完全排除年末上调准备金率的可能。
李慧勇认为,如果未来流动性过于宽松,下半年货币政策调控可以采取的手段包括:继续使用公开市场操作手段,引导市场利率,避免过于宽松,如必要可恢复3年期票据发行;进一步加强贷款结构调整;如果年底时出口有所恢复,可以继续启动人民币升值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