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本的经济运营,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的本质属性在于其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思潮,宣扬绝对自由化和市场原教旨主义,对于文化产业,以经济属性祛除其非经济属性,以强势文化消解文化多样性,以商业意识终结意识形态,以市场机制解构体制管理。新自由主义因而妨害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对之进行批判。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 文化产业 批判
新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机制诉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历史界域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过渡,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盛,由理论化、学术化而范式化、意识形态化,成为国际垄断资本推行全球一体化的理论工具。新自由主义以不可知论、经验主义和渐进改良主义为哲学基础,攻击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宣扬绝对自由化、全面私有化、全面市场化、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期颐通过自由市场的“无为而治”,疗治垄断资本主义的病患与虚弱,延缓资本主义的衰亡,复振以往威风。由于迎合了发达资本主义挽救颓势、搏击全球的需要,新自由主义一度倍受推崇,左右英美等大国政坛,并借势形成一种流行全球的强势理论话语。
只要市场经济“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还不能退出历史舞台,只要还存在着自由与控制、私有制与公有制、全球化与民族性的矛盾,只要各种社会活动(经济、政治、文化等)还要遵循自身的固有逻辑运行并需要相互整合,新自由主义思潮就会在这些现实矛盾的一个方面上生根滋长并发挥各种影响。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价值取向和机制诉求错误就在于极端自由化和市场原教旨主义,妨害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此对之进行批判。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是历史演进的必经阶段。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生产分工分化达到专业化、专门化,精神文化活动具有了产业属性。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们从物质生产中超脱出来的休闲时间增多了,精神文化需求也增加了,在这样的现代化社会商品经济中,文化活动及其产品进入市场机制,形成文化产业。
具体说来,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具有文化价值(包括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文化价值的计量,可能因人们不同的文化欣赏水平而得到不同评定。尽管如此,在对其社会文化价值进行认定的特殊个案中,对一件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评定却能够达成一致。这种评定出的文化价值,最终可以同衡量一般物品的经济价值的货币尺度达成一种比例,这样以来,在市场机制中,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就可以得到它的经济价格。
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文化产品可以被看成有利于文化价值的财富,文化产品成为以财富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这种积累引起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不断流动,形成本身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文化商品。就这样,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出现了文化产业化和文化产业。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于文化产业:以经济属性祛除非经济属性
“文化产业是指经营符号性商品为主的那些活动,这些商品的基本经济价值源自他们的文化价值。”
文化产业通过文化资本的投入,使其文化价值客观化,转化成经济价值。文化产品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生产者必须是文化资本的拥有者和具有文化创造能力;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文化产业不仅生产经济价值,更以文化价值的产出而具有社会效益。这都确定了文化产业本质属性和最终宗旨在于文化而不在于经济。
文化产业实际上就是文化资本的经济运营,发展文化产业不是简单地把文化艺术进行商业化和产业化,而是把文化艺术中某些特性通过商业化作为一种产品开发出来,并予以规模化发展。所以,文化商品及其生产和产业化都具有非经济属性。
文化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具有文化价值或者说以文化价值载负经济价值,则是它的本质属性。文化商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运动所反映的是,在精神领域里人如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在克服人的异化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产业及其产品是精神意义的生产及其产物,只不过它在商品经济的社会机制中,被异化、以异化的形式披上经济的外衣,才具有经济属性。
在文化产业生产中,有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劳动交换关系。马克思指出:“密尔顿创作《失乐园》,得到5磅,他是非生产劳动者。相反,为书商提供工厂式劳动的作家,则是生产劳动者。密尔顿出于同春蚕吐丝一样的必要而创作《失乐园》,那是他的天性的能动的表现。后来,他把作品卖了5磅。但是,在书商指示下编写书籍(例如政治经济学大纲)的莱比锡的一位无产者作家却是生产劳动者,因为他的产品从一开始就属于资本,只是为了增加资本的价值才完成的。” 这后一种劳动可以归属为一般生产劳动,而“密尔顿”式劳动的精神性创造和精神性发现的程度表现为决定文化商品价值的独立的变数。
新自由主义思潮以“经济人”作为范式基点,标榜人的本性是自私和唯利是图,追求经济利益作为社会终极价值。它必然把这种唯经济观念渗透到文化产业,以唯经济主义对文化产业“半殖民地化”,即通过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祛除其非经济属性,造成文化生产的意义(价值)丧失与(精神)自由丧失,从而丧失了文化产业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