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国资收支:征收红利先向垄断企业开刀 中投公司实行商业化运作 -两市高开 沪指盘中突破5700点 金融股和有色金属股领涨大盘 -北京公共交通模式全国领先 地铁5号线时刻表公布 单一票价2元 -央行答问:新规力挺公司债券进入银行间市场 棕榈油期货加快上市 -中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近1.2亿辆 绿色制造将成汽车产业新选择 -中国经济过热风险较大 景气指数处红灯区 -交通部环保中心等5家环评机构被罚 环保一票否决制制约企业贷款 -中国高校工科生破600万 规模居世界前列 超半数人认为读研不值 -126只股票型基金前三季度净值增长超130% 15只基金收益超50% -"十一"黄金周商家赚了近3500亿 假日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明显转变
陈锋:现代文明意义视阈中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0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三、文化遗产保护利于展示中国的科学发展观

文化遗产作为人历史文明的符号载体,是其原生时代人类活动的客观记载,具有稀缺性、唯一性、不可再生性。文化遗产必须得到有效保护,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然而,为发展经济而漠视甚至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却屡屡发生。《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列举的5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中,无根的增长(rootless growth,毁灭文化,降低了人们生活质量的经济增长)和无未来的增长(futureless growth,造成资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增长)就是对不顾文化遗产的保护,一味以牺牲环境(历史人文环境)降低人们生活质量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的批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如何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中国较早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加强了保护和收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从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后增添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再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体系。目前,中国正着力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包括技术、法制等方面的一整套措施,其宗旨在于处理好历史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遗产最为有价值的遗留是它的活动主体与表达方式同时存在,人们可以直观地、统一地看到一个文化生命现象,一个活着的文化。人们可以通过与传承者对话、交流、参与、体验、学习等来理解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教育和感悟。“历史精神的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物的修复,而在于与现实生命的思维性沟通。” 这就是在理想状况下文化遗产业的基本社会功能,也是我们必须对其真确性加以保护的意义所在。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为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幸福,使人类的创造出更多、更高级的文明。这也是中国当前倡导科学发展观的应有含义。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遗产保护,就是要正确估计文化遗产自然损毁程度,正确测算环境的合理承载能力,正确评估发掘文化遗产的技术要求,有计划、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

四、文化遗产保护利于展示中国和谐的民族与国际关系

文化相对稳定的存在形态是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的主体则是某个特定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可以折射为文化关系。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可以再现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从而体现中国多民族的以及与国际的不可分割的文化渊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榜上有名。前者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它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蒙古族长调民歌”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作为现存的跨境分布的文化形式,是中国首次与外国联合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是中蒙两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目前,中亚国家响应中国倡议,表示愿意将“丝绸之路”作为联合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丝绸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西经南亚、中亚直达欧洲,总长达7000多公里,是沟通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沿著这条通道,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传到西方,西方的数学、医药和天文学传入中国。对于这样一条重要的“文化线路”应该加强保护,“丝绸之路”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应是当之无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员也说,对于人类有普遍意义的世界遗产应是超越国界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对于各民族、各国家和谐相处将是一个积极的推动。(陈锋:中国艺术研究院)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启动
厦门12项目上榜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至立:高质量完成文物普查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针灸等9项传统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多个文化遗址和遗产打包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文房四宝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将介绍宣纸工艺
成都柏条河开发争议 被指破坏都江堰文化遗产
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有望入选国家“文化遗产”
杭州54个项目入选浙江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两"非遗"濒临失传正申报国家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借申报世遗成功强化自然文化遗产地建设
图片新闻:
台风“罗莎”致南方多处地方遭遇暴雨 将再次进入浙江
新疆2020年将建成中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聚焦十七大前中国人事任免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