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国资收支:征收红利先向垄断企业开刀 中投公司实行商业化运作 -两市高开 沪指盘中突破5700点 金融股和有色金属股领涨大盘 -北京公共交通模式全国领先 地铁5号线时刻表公布 单一票价2元 -央行答问:新规力挺公司债券进入银行间市场 棕榈油期货加快上市 -中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近1.2亿辆 绿色制造将成汽车产业新选择 -中国经济过热风险较大 景气指数处红灯区 -交通部环保中心等5家环评机构被罚 环保一票否决制制约企业贷款 -中国高校工科生破600万 规模居世界前列 超半数人认为读研不值 -126只股票型基金前三季度净值增长超130% 15只基金收益超50% -"十一"黄金周商家赚了近3500亿 假日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明显转变
陈锋:现代文明意义视阈中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0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目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稳健开展,进入了体制化,走向了法制化,接近了国际化。其成绩可观,其前途乐观。放眼现代化文明进程,反观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遗产保护利于展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与推进民族振兴

文化活动是人创造本性的显现,是一个民族在具体历史和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方式的样式,是民族个性的体现。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承载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遗产受到社会转型的猛烈冲击,有的正面临消亡。许多民族国家在文化上逐渐丧失自主、迷失身份,成为精神世界的“游荡者”。只有识别分析文化遗产,探寻其文化信息和意义底蕴,才能不断强化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吐故纳新,铸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支撑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支柱。所以,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是现代化国家张扬民族精神,独立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的文化诉求。

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博大精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极为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例如在体育文化方面,古希腊和西方文化孕育了奥林匹克运动,而中国传统体育竞技健身运动像太极拳、武术、杂技、“蹴鞠”、“博克”,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哲学化的体育竞技和理念、以和为贵的伦理观、刚健自强的人生信条。正是这样的文化遗产加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体育史上的地位。正是凭借这样的精神财富,中国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才有取胜的王牌。

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据前不久文化部公布的数字 ,中国大陆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近40万处、可移动馆藏文物2000多万件,全国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2处、103座历史文化名城。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共有37项世界遗产代表作。这些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和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标举起中华民族奋发有为的世代风范。通过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回溯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考察中华文明的历史与前途,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与时俱进的紧迫感,振奋民族意志,激扬民族精神,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文化遗产保护利于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文明观念

社会现代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这是在科学技术革命和市场经济机制双重作用下人类进步的表现。但是,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一度大肆宣扬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传统”和“现代”截然对立,社会总体发展趋势是沿着共同的、直线式道路向现代化演进,发展中国家能够通过与发达社会的交往而加速前进,西方发达国家是发展序列中的最高阶段,它的历史经验展现了后进国家通往现代化之路。 在实践中,西方强势文化在其经济实力的推动下,日益向外扩张进逼弱势文化,向落后国家渗透价值观,播撒种族文化优胜论,歪曲科学的历史观和发展观。这都是错误的。

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的保存整理和检录分析,总揽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生命延续活力和方式,比较各种文化模式的特点、向度和功能,就能够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坐标中,给予它们合理定位,促进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和相互学习借鉴,倡导一种多元共进、和谐发展的文化观念、文明关系。

以文化底蕴而论,国际上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完全从民族主义出发,把文化遗产与民族国家、民族身份捆绑在一起,作为政治认同的表现形式之一。第二个阶段开始超越民族性、民族认同的立场,调整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全球主义的关系,向文化遗产的世界性、人类性认识转变。第三个阶段努力革除文化中心主义的学理缺陷和实践危害,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不管一种文化有怎样的特质,它必然会有某些人类共享的成分;产生于不同文化和社会体制历史中的多样文化,是启迪人们的思想,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

文化模式决定了各民族国家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同的发展道路为文化多样性所体现。文化多样性在现代社会中彰显为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因此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据。这种深刻历史文化根据,体现在现存的文化遗产方面。保护文化遗产,就是链接本民族的发展路径,展示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我们的文化遗产可以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文明观念的文化底蕴。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启动
厦门12项目上榜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至立:高质量完成文物普查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针灸等9项传统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多个文化遗址和遗产打包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文房四宝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将介绍宣纸工艺
成都柏条河开发争议 被指破坏都江堰文化遗产
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有望入选国家“文化遗产”
杭州54个项目入选浙江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两"非遗"濒临失传正申报国家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借申报世遗成功强化自然文化遗产地建设
图片新闻:
台风“罗莎”致南方多处地方遭遇暴雨 将再次进入浙江
新疆2020年将建成中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聚焦十七大前中国人事任免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