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据上海市环保部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申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9.6%。从2003年起,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已连续6年保持在85%以上,而2008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8天,与上一年持平,创造了长三角地区城市空气质量最好纪录,首次超过苏州、杭州。空气质量的稳定改善,归功于近年来上海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开展的大量工作和付出的艰苦努力。
上海市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08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9.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8天,创造了长三角地区城市空气质量最好纪录。
二氧化硫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计划建成772.4万千瓦现役机组的脱硫工程。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完成列入“十一五”计划的10家现役电厂24台共724.9万千瓦机组的脱硫设施建设,完成率达到94%,为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和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打下了基础。
仅2008年,全市就有8家现役电厂的18台共622.5万千瓦燃煤机组完成脱硫设施的建设和试运行,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75.5万千瓦机组的脱硫设施建设,其中4台共270万千瓦机组提前完成脱硫工程建设。另外,新建的外高桥第三电厂两台共200万千瓦燃煤机组同步配套建设脱硫设施。
根据国务院有关决定以及《“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到2010年,上海市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必须从2005年的51.3万吨,削减到38万吨,削减率为26%,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一,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上海实现二氧化硫削减目标主要依靠电厂燃煤机组脱硫。为此,2006年,上海市政府批准实施了《上海市“十一五”期间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实施方案》,全市14家燃煤电厂957.2万千瓦机组要在2010年以前完成烟气脱硫或结构调整,新建机组全部实施脱硫。2007年,上海市又按照国务院的有关通知精神,制定和实施了《上海市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工作实施方案》,要求210.8万千瓦小机组在2010年前关停,市发改委与相关电力公司签订了责任书。
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建委、市环保局等部门,以及各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二氧化硫减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汇报、检查建设进度,确保全市燃煤电厂的脱硫工程顺利完成,而且比计划时间提前。
2006年、2007年,由于电厂脱硫设施建成运行,上海市在“消化增量”的同时,实现二氧化硫减排1.52万吨,2008年净削减二氧化硫5万多吨,2009年所有电厂脱硫设施运行以后,全市将争取又好又快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
为支持电厂脱硫工程,市政府专门在财政中列支3.2亿元专项补贴资金,用于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同时,对正常运行脱硫设施的公共发电企业予以每度电提高1.5分的上网电价。2008年,上海市又重点出台了二氧化硫超量减排奖励政策和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建设费用补贴办法两项激励政策。为保证脱硫设施正常运行,上海市环保局组织力量多次对脱硫机组投运电厂进行现场核查,督促企业加强现场管理和运行人员的岗位培训,建立责任制和台账管理制度,制定脱硫设施运行规程。
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上新台阶
随着上海市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全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上海市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1997年10月提前实施了车用汽油无铅化,1999年7月提前实施了轻型车“国Ⅰ”排放标准,2003年3月1日对轻型车和重型柴油车实施“国Ⅱ”标准。
在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期间,上海市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2006年2月起,对在用车达不到“国Ⅰ”标准的高污染车辆,分阶段实施内环线以内区域限制通行,加快了高污染车辆的淘汰更新。2006年下半年,本市公交及出租车更新车辆开始提前执行“国Ⅲ”排放标准,2008年1月和7月起分别对重型柴油车和轻型汽车全面实施“国Ⅲ”标准。
上海市公安、质监、环保部门进一步完善在用车年检制度,按规范健全机动车污染检测网络,推行简易工况法检测,按计划启动7个行业检测站的建设改造。根据2008年1月1日起实施修订后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有关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已联合组建机动车联合执法队伍,正式在全市各主要路段执行监督执法任务。
结合“国Ⅲ”标准的实施,上海市要求2008年进入内环线内公交车全面达到“国Ⅱ”以上排放标准,2006年~2008年按“国Ⅲ”排放标准实际更新公交车5094辆、出租车3.15万辆。同时,上海市从净化源头出发,在全市出租车上推广使用LPG(液化石油气)清洁燃料,在市中心的公交车上试点推广CNG(压缩天然气)清洁燃料。据不完全统计,在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上海市财政在车辆更新提高上投入的补贴资金超过4亿元。
为保障《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3项国标在上海市顺利实施,上海市环保部门对中石化、中石油约50名油品经营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油气污染治理工作培训。市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邀请北京检测专家,在中石油振兴加油站开展了首次油气回收检测演示培训,还对中石油、中石化企业的6家油气改造试点加油站进行了油气排放治理工程现状的摸底检查。
上海市即将启动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污染控制,初步计划在2009年全面实施“国Ⅳ”标准。加大公交车和出租车更新力度,到2011年底,全市公交车辆全面达到“国Ⅱ”以上排放标准,“国Ⅲ”以上的公交车达到45%以上,出租车全部达到“国Ⅲ”以上排放标准。扩大试点“双电”公交客车,在世博会场途经区域等配备若干“双电”公交线路。
上海市加大高污染车辆整治力度,完善在用车检测维护制度,全面推行在用车简易工况法I/M检测。同时,上海市实施了加油站油气回收工作,计划到2009年底,全市完成22座储油库、224多辆汽油油罐车和300家加油站的油气回收工程。到2010年上半年,完成全部823座加油站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改造工作。
创新扬尘污染控制模式
可吸入颗粒物是上海市大气环境首要污染物,在反映环境空气质量的API指数中,因可吸入颗粒物指标超标造成的污染占了90%以上。研究表明,扬尘产生的颗粒物是造成上海市颗粒物超标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上海安排了大量建设项目和重大市政配套工程,用于改善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每年开工建设工地都在8000个以上。开挖的渣土,以及运输这些渣土、建筑材料等产生的大量尘土,加剧了
上海市的扬尘污染,制约了环境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善。这些问题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突破颗粒物污染的瓶颈,上海在扬尘污染控制上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规定和办法,市环保局会同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了扬尘污染防治专项工作小组,定期沟通信息,共商协同推进对策,制定了房屋和道路施工、道路保洁、绿化建设养护等控制扬尘的技术规范。
上海市环保局在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覆盖全市19个区县的区域降尘监测系统和以中心城区主干道为主的道路降尘监测系统,及时反映本市的扬尘污染状况。在编制和实施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将扬尘污染控制作为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外环线线内的区域和各区县政府所在区域共728平方公里的地区,在2008年底前完成“扬尘污染控制区”的创建工作。
创建“扬尘污染控制区”是上海市扬尘污染控制的一项创新举措。为此,市环保局下发了相关技术文件,通过以区、街道(镇)为单位开展“扬尘污染控制区”创建工作,调动发挥了街道(镇)的积极性,实现了行政管理的力量整合,使扬尘污染控制不留死角。
在“扬尘污染控制区”的创建过程中,通过创建区、街道(镇)的牵头组织,制定长效管理机制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行业管理,落实建设施工、拆房、道路和管线施工、堆场、道路保洁以及物料运输等扬尘污染防治规范化管理。至2008年底,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728平方公里“扬尘污染控制区”创建任务全面完成,全市的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据监测显示,降尘量削减约达20%,全市降尘水平下降至8吨/平方公里·月左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85%以上,2007年和2008年都达到了89.5%以上。
重点企业烟气排放连续监测
为加强污染源管理,实时掌握重点污染源排放情况,按照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规定,上海市环保局下达通知,要求市级环保重点监管企业从2007年起全面实施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工作。
工作开展以来,经过上海市各方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70多套大气重点源在线监测系统已完成联网。通过验收的在线监测设施的数据已经逐步应用在二氧化硫总量减排测算和脱硫效率评估中,为实现对重点排放污染源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推进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中,上海市政府从财政预算中拨付了2200万元用于在线监测设备补贴,并提供30%的设备运行费用。这些鼓励政策的出台,对加强环保重点监管企业日常监管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沈永林 胡国良 蔡智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