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出行、公共服务等方面,将得到哪些改善?今日,本报对《重庆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中,近期建设规划进行解读。
《重庆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对近期建设项目的规划,主要为建设的重点地区、重点生态建设和恢复地区、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等8部分。
近3年,我市将重点建设“一小时经济圈”,并拓展都市区内环线以北的区域、适当发展中梁山以西以及铜锣山以东地区,并开展“宜居重庆”规划专题研究。
3年内,我市初步建成长江上游交通和通信枢纽,CBD(中央商务区)初具雏形,生态环境、居住条件大大改善,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初步形成开放和谐、高效集约、安全宜居、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
市规划局局长蒋勇称,将制定一系列的中观、微观规划,来保障新《总规》的实施。
我市正在编制“一圈”的城乡统筹综合交通、饮用水源、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渝东南、渝东北“两翼”的城乡总体规划。实施成渝城镇群规划。
根据近期将开展的规划,可让重庆山水景观更美。其中,将规划两江四岸的景观,保护好自然江景,主要发展城市休闲旅游产业。
近期,将进行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商贸、科技创新、会展、工业产业中心)规划的研究。其中,规划构建国家西部物流交通物流枢纽,拟建两路、寸滩、团结村三个物流基地,在内环线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布局集一体化综合物流中心,重点发展大渡口、西彭、鱼嘴、两路、上桥、南岸四公里、界石等综合物流中心。
此外,重庆的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中,主要规划湖广会馆历史街区,巴南鱼洞、万州四方井、合川白塔等历史街区。
旧城更新
旧城居民可去新区居住
我市中央商务区,在3年内将初具雏形。
在发展中央商务区的同时,将重点建设渝中半岛和两江四岸沿江地带、北部新区。在旧城更新时,人口会进行有机疏散,调整优化城市结构。在旧城核心区居住的市民,可以去新区置业居住。
近期城市拓展的主要方向为内环线以北,适当发展中梁山以西以及铜锣山以东地区,完善沙坪坝、南坪、杨家坪、观音桥—新牌坊4个城市副中心。启动建设西永、茶园两个城市副中心。
教育交通
新区教育设施配套
近期将初步形成市(片区)、组团、街道(社区)三级文、体设施体系。重点建重庆高等教育基地和高校新校区,旧城区的中、小学要进行改造、扩建,而新拓展区的中、小学和托儿所、幼儿园等基础教育设施,将尽快配套。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完善片区、组团、社区及乡村的医疗保健体系。
为了让旧城与新城之间更加畅通,将初步建成城市快速路基本骨架,打通新旧城之间的交通要道。在城市中心和副中心多建公共停车场。
据了解,我市将续建遂渝铁路,新建团结村集装箱节点站及渝怀铁路复线、襄渝铁路复线等项目。
市政设施
实施雨水污水分流
我市将尽快实施雨水、污水分流,并改造不合格的排水管网;完善城市污水截流工程,建成鸡冠石、唐家沱两座城市污水处理厂。
此外,我市将完善一批老水厂及老旧供水管网系统,并建成丰收坝水厂,扩建梁沱水厂,新建白市驿、悦来水厂等城市水厂,作好井口、道角等水厂的前期准备工作,建设西部地区城乡联合供水工程。
文化保护
近期启动建设两馆
我市近期将启动建设两馆,即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歌乐山历史地段内的革命烈士陈列馆。
对历史保护区、文保单位周边地区进行环境整治,重点是湖广会馆及磁器口传统街区的历史建筑等。
我市将抢救性维修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西部科学院旧址、黄山、南山历史地段内的文物建筑,保护红岩村、南泉、七星岗、林园、上清寺、解放东路、南山陪都遗址等历史地段内的历史建筑。此外,将开展历史建筑全面普查、调查工作。
一圈建设
主要开行城际列车
“一圈”内交通、市政方面,近几年在农村修建各级交通枢纽,让村民坐上公交车。“一圈”内主要开行城际列车,市民可以快速来往23个区县之间,让这些城市实现“同城化”。
饮用水源方面,都市区划定两江水为城市水源,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并治理污染严重的区域。“圈内”城市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让村民和城市人一样喝上优质的水。本报记者 蒋艳 实习生 王松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