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企业500强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5日发布了“2009中国企业500强”、“200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009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和“2009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的名单。
在“2009中国企业500强”中,中石化以逾1.46万亿元的营业收入名列榜首,中石油和国家电网公司分别以逾1.27万亿元和逾1.14万亿元的营业收入紧随其后。工行、中国移动、建行、中国人寿、中行、农行、中化集团分列第四位至第十位。
2009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6万亿元,比上年提高了19.7%,入围门槛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3.21%。而它们的纳税总额为1.91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35.2%,就业人数2581.99万人,同比增加128.60万人,同比增幅为5.2%。
研究同时显示,中国企业500强在世界500强中的占比继续提升。我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的数量已超过英国,达到创纪录的34家,其中沙钢是首家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民企。而2009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折合36805亿美元,相当于世界500强的14.62%,这一比重比上年提升了1.95个百分点,相当于美国企业500强的34.42%,比重也同比提升了6.22个百分点。而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的5.3%,相当于美国企业500强的10%。
而在金融危机中,中国企业500强也体现出足够的韧性。2009美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的数量比上年减少13家,而中国企业入围数量增加了8家。而从亏损面和利润面看,2009中国企业500强也优于美国企业500强。2009年美国企业500强中有128家亏损,亏损额达5193.2亿美元;2009中国企业500强中有33家亏损,亏损额为139.3亿美元。2009美国企业500强净利润989亿美元,同比下降84.67%;2009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1706亿美元,同比下降12.4%。
我们为何有大企业无大品牌
中国企业500强,决定企业实力和名次的,不是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和管理水平,而是其背后的国字号背景和掌握资源的能力。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后果,中国企业500强的实力都很强,在收入利润率等绩效指标方面甚至都超过了世界及美国500强。可是,我们最大的软肋是,有大企业,有的只是庞大的身躯,却没有大品牌,且不说世界级的大品牌,就连在国内叫得响的品牌也很少见。人家呢,有大企业,也有大品牌,还有一些顶尖品牌的生产企业甚至根本还算不上大企业。比如美国的花花公子、圣约克是大品牌无可争辩,可它们却远远算不上大企业。
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一些500强并不想要去创造自己的品牌,而且根本就没办法创造品牌。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500强企业多是能源型(如石油、钢铁、煤炭、电力)、行政型(如各地方铁路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铁路局这样的企业根本就不能算作企业)、国家垄断型(如各大商业银行)和城市垄断型企业,制造和销售的不是“产品”,而是生产产品的原料或某种形式的公共服务。这样一来,中国企业500强当然也就无法打造自己的品牌了。
品牌是一个企业,特别是一流企业的灵魂,如果没有品牌,就好像一个人没有个性和奋斗目标,就算威力再大、实力再强,可连行进的方向和动力都没有,哪里才是成功的彼岸呢?当然也就无法成就大业。
我们常常说中国企业没有大品牌,问题的关键也就在这里,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的无限度扩张导致企业不可能专心做好品牌,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例,我们如果说“中石油牌天然气”、“中石化牌汽油”一定会遭人笑话。技术含量太低,缺乏个性方面的东西,注定培养不出大品牌。反观中国企业500强中的那些星星点缀般的高科技和民营企业,反倒是它们让国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他们能够在“国手”林立的庞然大物中间找到一个角落生存下来,就已经非常非常不容易。我们也只能希望,在明年、后年和未来更多年,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能够更多一些,站得更高一些。
人家的垄断和我们的垄断不一样
500强名单中,前50名,只有沙钢集团、华为、海尔和联想四家不是国有企业,前25名全是国有企业,而且基本是国有垄断兼资源型企业。这和美国企业500强不可同日而语,人家都是私人的、非垄断的。我们的垄断企业利润怎么来的,我们都很清楚。当然,或许有人反驳说,美国企业500强很多也是垄断企业。但人家的垄断和我们的垄断不一样:美国的是技术垄断———靠自身技术优势打拼的,人家垄断的是高科技;我们的是行政垄断———靠国家赋予的权力而垄断,我们垄断的是资源。
很多不同意我的观点的朋友会说:我们国有企业的利润上交国家,有什么不好?诚然,部分国有企业的部分利润是上交国家了,但上交之后,这些钱怎么花掉了?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办公大楼富丽堂皇,耗费不菲“三公消费”更是惊人,有学者推测每年在9000亿左右。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够,民众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体系迟迟建立不起来,医改、教改不到位,一些民众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养老金缺口大,不敢消费。
中国500强净利润超过美国企业500强,更深层的不同在于两种理念:藏富于民,还是藏富于国。美国企业500强的净利润在降低,说明美国是藏富于民,而我们是藏富于国。就拿成品油价格来说,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人均收入的数十倍,可美国的成品油价格却低于中国的成品油价格。
再拿房价来说,美国人工作四五年就能买得起房子,我们工作一辈子不一定能买得起。很明显,按照收入来说,这是不正常的。如果我们想到我们的成品油和土地都垄断在政府手里,价格并不由市场需求决定,就不难理解了。同样不难理解的是,为什么中国的炼油技术和企业效率均远远低于美国同行,而利润却远远高于后者了。
无数中外历史证明,藏富于民,让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成为财富的主人,这才是实现扩大内需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事实上,只有从藏富于国走向藏富于民,百姓才有消费的热情,公民才有创新积极性,国家才能最终长治久安。这个道理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详细论述过。如果说,以前国家弱小,需要藏富于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可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该藏富于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