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者代表说——
鲁迅先生会很高兴
我不知道那些连呼金庸进课本“天将塌下来”的人士,到底是在借鲁迅为挡箭牌掩盖自己创新恐慌症的病入膏肓,还是生怕金庸抢夺了他们守摊子吃老本的饭碗?
不是鲁迅的文字过时了,而是形势需要而已,何况我们还可以通过其它教辅书继续给其留足位置。金庸的文章散发出一种随风而作的人文自由之光,能进课本,鲁迅先生一定会很高兴。反对守旧正是先生的主旨,而我们教改方面又是多么需要更多真正领悟先生文章内涵的革故鼎新。打破课本文章终身制,正当其时。选择适时放弃恰恰是对被放弃者(包括文章)的最大尊重;选择适时替换就像比赛场上我们要不断调整运动员一样,正是为了将赛事搞得更好。 (周稀银)
中立者代表说——
有必要风声鹤唳吗
俗话说“皇帝不急,太监急”。此中历史渊源据说可追溯到上世纪末,一个莫名其妙的作家排行榜。金庸因名列前茅,而遭非议。但这种排名,虽为游戏,却非自己投票,公众为啥会对结果这么介怀?并一直耿耿于怀,一找到机会就要大肆宣泄?
其中深层原因留待心理学专家解读,我的直觉是:此次对“金庸要取代鲁迅”的担忧,其根源很难说与那排名无关,甚至就是其直接延续。老是在“排名先后”上绕来绕去,总让我想起水泊梁山聚义厅上的众好汉排座次,又如古龙笔下百晓生的“兵器谱”。不必担心“兵器谱”上谁是老大,这种名次,只有我们这些吃不到肉的人才会艳羡,位列其中的神仙们多是不屑的。
正如知名书评人乐毅评论“后宫小说热”时所说,“后宫小说又不是红宝书,能有那么大的改造威力?”对一点点变化都无所适从,搞得风声鹤唳,真不知是谁的悲哀。(李晓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