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在武汉某重点高校生命科学学院直接读博的机会,对于潘华(化名)来说,并不是一件开心且幸运的事。“我中途退学了,所以现在我仍然只有本科文凭”。
2002年,潘华考上研究生,2004年转博,2005年夏退学。硕博连读期间退学,意味着他也丢掉了硕士文凭。
回想起当初的考研动机,潘华说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本科毕业,工作不好找,继续读书可以缓解当时的压力”。
但近3年的研究生生活没能给他增添更多的就业筹码,退学前,他用本科文凭找到了现在这份工作。他的退学理由很简单:想做的课题做不了,导师安排的课题又没有兴趣,毕业困难,还不如赶快找到工作。
据了解,目前研究生作出退学举动的大多是在找到工作、获得出国机会或考上更好的学校、决定自主创业。聊起退学原因多数是基于综合权衡理想与现实后的结果。
“当理想遭遇现实时,你只能选其一。”杭州某高校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研二学生余严(化名)说道,他有一段时间很想退学,因为他觉得本科就业难,考研究生难,考上研究生后找工作同样难,如果没有坚定的学术信仰,读研真的很痛苦。
2005年,清华大学博士生王垠向清华大学写下了近万字的退学申请。退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不认同学校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二是不愿充当导师挣钱的工具。同样,选择退学的研究生们大多表现出了对学术环境和培养制度的不满。他们中有人对导师不满,“导师官职头衔太多了”。潘华认为导师忙着处理行政事务,根本没有时间理会弟子。
也有学生讲述自己“退学之惑”时质疑导师的学术水平。一名硕士生表示,自己在一所以文科为主的学校读“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导师没有什么项目,上课也没有多少水平,让他和同学都感觉好痛苦。
退学的研究生也表示对高校学术氛围不满。潘华说,能否申请到一个好课题,更多的要看导师有没有社交能力,而不是只看导师的科研水平。申请到课题的导师变成了老板,弟子成了打工仔,学术殿堂也就成了赚钱的地方。而一起做实验的同学不是在为找工作郁闷,就是为实验没结果而烦恼,整天焦躁不安,身在学营,心在“钱”途,根本无心搞研究。
他们认为,扩招使研究生培养制度出现了问题。
潘华则觉得现在研究生培养是在“大跃进”,批量化的生产使得研究生在人才市场上已经不具有太多优势,但又因拥有较高学历而不肯降低对工作单位的高要求。于是高文凭反而成了一种找工作时的负担。
而北大在公布近期教育研究成果时指出,在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中,有56.9%的硕士生导师和47.8%的博士生导师认为研究生质量在下降。
北京某高校一位硕士生表示,在自己导师所带的8名弟子中,真正对学术研究感兴趣的只有两名。
中国政法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博士生导师郭世佑教授在分析研究生退学的原因时说,博导每年在增,博士生不断扩招,两者的质量都成问题;师资与资料条件明显不够的单位还在不断跑点;高校的功利性评价体系还在误导导师只去经营科研的自留地,甚至把学生当雇工;有的学校还要求学生发表所谓刊物“级别”很高的论文,以为这就能确保培养“出口”的质量;某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又未必乐观。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有的博士生就只好以退为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