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况
历史沿革
距今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先民在南昌繁衍生息。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南昌,人类活动更加频繁,人口增加,生产得到发展。约在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国——夏朝,南昌当时的土著居民有“三苗”之称,三苗为炎帝神农氏后裔,即后来的古越族。在唐、虞、夏、商、周时期,南昌地域属古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南昌地域先后为吴、越、楚势力范围。战国时期,南昌先民已掌握熔铁、铸铁技术和使用耐火材料等先进工艺。秦代南昌地属九江郡。秦代广修驰道,南征北越时,修筑从京师咸阳经南昌直达岭南的驰道,沟通中国南北的联系。
历史地位
南昌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南朝人雷次宗在《豫章记》中描述南昌:“豫章,水路四通,山川特秀,咽扼荆楚,翼蔽吴越”,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吴、越、楚曾在此地争城夺地。汉将灌婴定豫章筑土城,在此防南粤王赵陀进攻中原,使汉朝为经营东南两粤有了稳定的基地;三国孙策定豫章,奠定三国鼎立的后方基础。东晋朝廷为阻止徐道覆起义军北进,江州刺史何无忌与起义军在此大战败亡。南北朝时期更是战乱频起,南昌先后发生过胡诞世之乱、晋安王子刘子勋之乱和陈伯之攻豫章等重大战事。隋末林士宏、操师乞起义攻占豫章,五代杨吴攻战豫章,均以南昌为争夺之地。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南昌是重要军事基地,朱元璋与陈友谅以南昌、鄱阳湖为战场,经过85天的反复厮杀,最终确立明王朝的基业。清末太平军北进围攻南昌,由于城墙坚固,攻城93天未破。
地名由来
南昌寓“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南昌城名数易,别名诸多,汉称豫章,唐称洪州,宋称隆兴,明代定名为南昌。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设市。
地名沿革
一、豫章
据骊道元《水经注》载:“汉高祖六年,始命灌婴以为豫章郡治。”唐初,在灌城之西北隅,重筑豫章新城,是用青砖砌垒,石灰沟逢的,较灌城扩大一倍有余,因建于唐代,故又称“唐城”或“府城”。现在南昌市区就是在“府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起来的。豫章城经过历代的变迁,直至明代才固定下来。
二、洪州
隋朝改豫章郡为洪州总督府,不久又改回原名。唐代在中国历经时间较长,南昌建制有过多次变动,至622年武德年间,又改豫章为洪城,设总管府。到五代南唐时,初仍称洪州,已成江南一大都会。
地理位置
南昌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濒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东连余干、东乡、南接临川、丰城、西靠高安、奉新、静安,北与永修、都昌、波阳共鄱阳湖,南北最大纵距约12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108公里,总面积约7402平方公里。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丘陵起伏,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南昌是江西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南昌市著名建筑滕王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