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的杭州女孩想和市长聊聊
□文/本报记者 范琛
昨天已经是“发现杭州湾——大学生对话市长”大型主题报道活动征集参与者的第6天了,又有几十位报名者打进了我们的报名电话。浙江学子的赤子之心和家长们急迫的心情都让我们印象深刻。
生在城隍山脚下,长在弄堂里巷,听着道地的杭州话长大的戎颂怡,可以说是个土生土长的杭州姑娘儿。这位如今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专业念三年级的姑娘儿,目前才刚刚从国外回来,一听说了我们的活动,赶紧发来了热情洋溢的电子邮件。
“我的心情甚至可以用急切来形容。大学生活一直在北京度过,又经历了一年在俄罗斯的公派学习交流,现在的我实在是思乡情切。”戎颂怡毫不掩饰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记得以前每一次寒暑假回家,我都会惊喜地发现杭州的变化。她正以飞快的速度成长。无论是城市建设,市民素质还是居住环境,都在向着世界一流城市的方向迈进。如果有这样‘发现杭州湾’的机会,我可以从更宏观的视角来观察品味杭州,并展望她的未来。”
毕业于杭外的戎颂怡,一直酷爱汉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外国语大学的学习,则使她开始接触异国文化,感受中外文化的冲撞和融合。在俄罗斯的一年经历,给予了她从未有过的人生际遇,让她拥有比同龄人更丰富的阅历。
问到最希望采访哪个城市的市长时,戎颂怡说,那肯定是家乡杭州的市长。杭州姑娘希望采访蔡奇市长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今在杭州的街头,常常能看见各种横幅和灯箱广告,用各种各样的称呼描绘着杭州的美好明天“休闲之都”“爱情之都”“动漫之都”“天堂硅谷”等等。这么多的定位,会不会使杭州在发展的道路上不知何去何从,分散发展的前动力呢?也许,戎颂怡会结合自己在北京的生活,以及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所见所闻,跟市长交流一下杭州国际定位的问题呢。
“作为一个软硬件均已达一流水平的旅游城市,杭州将如何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如何保持城市的形象?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的矛盾如何解决?我都想知道。毕竟,作为学生,能跟市长进行一次对话实在太难得了。而家乡的发展,永远是莘莘学子心中牵挂的。”戎颂怡表示。
戎颂怡说,朋友们常笑话她自卖自夸地赞扬家乡。她希望能在参加这次活动之后,更骄傲地把浙江的明天,把杭州的未来描绘给自己的同学和俄国朋友们。
学子们的热情固然可贵,家长们的用心程度也十分令人感动。在至今为止打进报名电话的读者当中,几乎有一半都是家长,来为自己的孩子报名的。在电话那头,他们竭力把自己孩子的优秀之处一一道来,并反反复复替孩子问了好多问题。“从学生时代开始接触社会,能增加孩子将来的竞争力”——这个观点,则是报名家长们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