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更好的发挥企业家作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定。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11月29日在京发布《中国企业家成长20年:能力、责任与精神——2013•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二十年调查综合报告》。国资委企业分配局副局长李燕斌发表题为《中国企业家成长20年:能力、责任与精神》的讲话,以下为讲话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我受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委托,向会议报告中国企业家成长二十年调查综合报告的主要结论,本报告的主题是:中国企业家成长20年:能力、责任与精神。
由于报告全文已经印发给大家,我在这里就重点介绍一下报告中的七个重要结论:
第一个结论:20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家的文化程度明显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数显著增加,职业身份获取方式的市场化趋势更加明显。
从文化程度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企业家从1993年的33.9%,上升到2013年的45.2%;从专业背景看,经济类专业的从5.4%上升到31.4%,管理类专业的从15.4%上升到48.5%,而理工类专业的从38.1%下降到2013年的23.9%。从任职方式看,“主管部门任命”的从85.8%下降到11.1%,“董事会任命”的从3.8%上升到38.4%,“自己创业”的从16.1%上升到44.7%。
第二个结论:20年来,企业家在能力提升方面迈出了三大步,同时也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
调查表明,企业家在能力提升方面,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迈出了能力提升的三大步。
第一步是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自觉学习现代管理知识,提升专业能力;第二步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需要,关注个人和组织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步是适应经济转型和企业转型的需要,逐步提升变革领导力。
调查同时发现,一些企业领导人在能力结构、自我认识和提升上,差距较大,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不平衡:内部协调能力强而外部开拓能力相对较弱,个人学习能力强而组织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日常管理能力强而变革领导能力相对较弱。
第三个结论:企业家对职业目标的认识不断丰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调查发现,1993年和1994年的调查中,大多数企业家将“企业的发展”作为最重要的职业目标;在2003年和2006年的调查中,“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家最想实现的目标;在2007年和2011年的调查中,企业发展、员工的成长、服务社会与回报社会得到了很高的认同,其中,“企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大多数企业家的首要追求,对关心员工、回报社会的追求,超过了对企业利润的追求,也高于对个人财富与地位的追求。
2006年的调查显示,企业家普遍认同“优秀企业家一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促进国家的发展。调查发现,企业家认同各个方面的社会责任,认为很有必要履行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
2007年的调查显示,关于“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重要的方面”,选择“社会责任感”的占42.4%,排在第5位。对于“目前企业家最需要提升的方面”,选择“社会责任感”的占56.8%,排在第2位。调查表明,相当多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提高企业家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四个结论:建设企业经营的诚信环境任重道远。
2003年的调查中,企业家最认同的行为特征是“信守承诺”,最不认同的是“不守信用”,这表明,大多数企业家都强调了信用的重要性。2001年的调查以企业信用为主要内容,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家认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的重要性,企业在商务活动中重视信用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的调查发现,关于“在和您周围的人打交道的时候,是否需要小心提防”这个问题,回答“需要提防”的占61%,这一结果与2001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调查表明,建设企业经营的诚信环境仍然任重道远,如何改善诚信环境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第五个结论:企业家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创新动力有所增强,创新投入持续增加,但仍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制约。
关于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1997年选择比重最高的是“追求最大利润”,排在第二位的是“勇于创新”。到2007年,选择“勇于创新”的比重明显上升,排名也从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
关于企业家的创新动力,2013年的调查显示,与前一年相比,认为创新动力“有所增强”或“明显增强”的占63%。
从创新投入来看,调查发现,近年来,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不过,2000年的调查显示,企业家认为企业在推动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少需要突破的瓶颈。其中,既有外部的制约,如政企职责不分、社会保障不健全、改革法律法规不配套、缺乏鼓励创新冒险的社会环境、创新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知识产权保障不力等,也有内部的制约,如创新动力不足、缺乏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有待培育等。
第六个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在基础管理和基本制度建设方面进展明显,但在最根本的发展动力方面还比较薄弱。
2013年的调查显示,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选择比重最高的五项依次是:“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员工提供了很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技术创新上有明显进展”、“打破‘三铁’,增强了企业活力”,其次是“建立了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了高效的经营机制”、“培养了优秀的管理人才”、“确立了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而选择“建立了可以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和“企业家精神得到发展和强化”的比重相对较低。
第七个结论:期待完善外部环境 ,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发展、用心创新。
调查表明,目前中国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部分企业家对其成长环境的担忧值得重视。因此,企业家期待全社会共同努力,为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二是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是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的社会舆论和文化环境,鼓励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发展、用心创新”。
我的报告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