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金融经济整体布局
首先,金融危机可能提前催生两大基础(理论和估值)体系的构建。要敢于挑战西方经典理论。强大的经济一定要有一个强大而科学的经济理论的支持。中国在崛起中,需要建立自己的经济学和金融学体系,要符合中国国情,不能盲从。另外就是必须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有效的资本/资产估值定价体系,以及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合理定价机制,这样不仅能够避免价值虚高和估值不足,发挥资本/资产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避免经济发展过多地受到国际定价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牵制。
其次,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促进金融转型。应该说,中国要成为金融大国、金融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内金融机构从资本充足率、治理结构、盈利水平等方面看,都较过去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金融总体还处于金融潜化阶段,金融体系资本利用效率不高,金融机构竞争力弱,缺乏金融资产的科学定价体系和机制等,制约中国金融的发展。当前,可以因势利导推动金融体系由间接融资主导向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举的结构性转型;金融类型由一般商业金融向商业金融、能源金融、农业金融、创业金融等政策性金融并举的三大转型,这些都是推进中国金融深化的发展方向。
其三,借助金融危机的契机,加快中国资本的全球化战略布局。中国资本要在全球失衡中寻求破局,变“危”为“机”,积极展开包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在内的“中国资本”的全球化配置,这不仅是破除中国在全球贸易分工体系与金融分工体系中处于劣势的关键抉择,更是提高资本投入产出效率,推进经济增长向集约化转型的必由之路。提升国家竞争力是“十二五”时期的战略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国外获取更多的市场、资源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二是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加大了这方面的有益探索,例如,用外汇储备注资的方式,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等。但目前储备管理尚无整体规划,也缺乏系统性的战略安排。要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考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产业并购方面成立能源战略投资基金、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以及支持企业发展的海外并购基金等,不断提高金融资产和产业资本的融合度,搭建连通内外产业链的实业经济平台,实现我国在世界产业链条中位置的前移和高端化。
(张茉楠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