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投入,大大改变了西部地区闭塞落后的面貌
“站在恰当的地点观察重庆,铺满公寓的山丘会令你想起香港,密集的居住区会令你想起东京,还有那些横跨长江两岸、如同布鲁克林大桥的工程,可能还会让你想起纽约。”美国《纽约时报》曾如此描述。
然而,10年前的重庆市通车的高速公路仅100公里,铁路不足500公里。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这座新兴直辖市隆隆的挖掘机、打桩机声不绝于耳,平均每三个月就得更换一次地图。如今,重庆高速路达到1600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1300公里。
从发展基础设施着手,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发欠发达地区经济的一条带有普遍性的经验。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将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先行建设,适当超前,每年开工一批重大项目。
10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2000年至2009年,累计新开工建设120个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完成了送电到乡、油路到县等建设任务。
特别是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西部闭塞的状况,使物流更为通畅,人员出行更为便捷。
西部大开发前,西部地区公路通车里程只有53.3万公里,2009年达147.7万公里。青藏铁路的通车,填补了我国唯一不通铁路省区的空白。西部12个干线机场和30个支线机场实施了大规模改扩建,新建21个支线机场,缩短了西部与其他地区的距离。
绿色在西部大地不断扩展,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西部生态屏障得以加强
黄土高坡、兄妹开荒,这是革命圣地延安留在人们脑海里的记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西部地区千百年来生态恶化带来的后果。如今,“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眼。”这首新信天游“颠覆”了人们的印象。
“延安的绿首先要归功于国家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政策。”延安市副市长薛占海说。延安累计完成退耕还林873万亩,全市林草覆盖率达52.8%。
绿色新延安折射了西部地区10年生态巨变。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中央明确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西部大开发以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工程,使西部的绿色不断延伸,西部生态屏障得以加强。
退耕还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造林数量最多、投资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效果最为显著的重大生态工程,10年来退耕还林累计实施4亿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有效保护了13.9亿亩森林资源,占全国森林的60%,新增森林面积9500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治理任务1.27亿亩,大气释尘量减少。
此外,国家还实施了草原保护与建设、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环保项目,天然草原得到休养生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