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下王岗遗址发掘现场
史前墓葬,汉代陶器,唐宋邓窑遗址……丹江口库区古文化集中、楚文化遗址尤为丰厚。这里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地。
国家文物局自2005年以来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区文物抢救发掘工程,到如今进展如何?有哪些新发现?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丹江口库区的河南南阳淅川县。
网罗全国考古大军
清晨,跨过丹江,远远望去,金灿灿的油菜花丛里有高低起伏的褐色土堆。这里正是位于淅川县盛湾镇的下王岗遗址发掘现场。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高江涛是此次发掘的执行领队,他告诉记者,这是下王岗遗址的再次发掘,比上世纪70年代在该遗址的发掘更进一步。
经文物部门勘查论证,淅川县核定此次发掘文物点共128处,是南水北调中线库区文物发掘的重点县。自2005年以来,淅川汇集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49家单位的上百名考古专家。在下王岗遗址发掘现场,忙碌的身影中还有来自当地的村民。
弓着背、正在用手铲铲土的赵六德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是6名技术工人之一。“我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土质、土色判断层次,划出区域,指导村民进行发掘。”他说。
68岁的王振显是河扒村村民。上世纪70年代,他参与过下王岗遗址的发掘,这回是他第二次参加发掘。“发掘结束后,我们也该移民走了。”
“我们各自有分工,汇集大家的力量,才能最快完成发掘。”高江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