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2月22日,工人们在庆祝中线穿黄首条隧洞贯通。
陈晓东摄
|
2009年,在中央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下,南水北调工程捷报频传。世界最大的渡槽——沙河渡槽工程动工,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开工,兴隆水利枢纽工程成功截流,中线穿黄首条隧洞贯通……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最新统计,2009年南水北调工程共下达年度投资164.5亿元,工程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376.6亿元,占在建设计单元工程总投资的54%。南水北调,这个迄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正一路高歌猛进,进入全面推进、加快建设的新阶段。
提速再提速,构建“四横三纵”的大水网
“没有改革开放带来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提升,就没有今天的南水北调工程。”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张基尧说,按照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将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构建“四横三纵”的大水网,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优化配置。
2008年10月,国务院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确定了新目标:东线一期工程2013年通水;中线一期工程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南水北调建设开始全面提速。
在穿黄工地,在丹江口大坝,建设者冒严寒,穿螺栓,拧螺帽,手上的油脂和脸上的汗水交织在一起,一个个变成了大花脸。他们笑着说:“完成今年的任务,我们要和时间赛跑。”
2009年,南水北调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基本加高至176.6米新的设计高程;东线济南市区段、南四湖至东平湖段,中线黄河以北至漳河段、天津干线段等相继开工……
随着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批工程陆续建成,造福沿线亿万群众:
2009年6月,中线京石段工程圆满完成应急供水任务,河北三座水库累计放水4.35亿立方米,北京收水3.3亿立方米。去年夏天,北京用水高峰期日耗水量达278万立方米,其中南水北调京石段供水占到60%以上,缓解了北京缺水问题。
建成的济平干渠工程,通过水资源调度,让曾经脏乱差的小清河碧波重现,改善了生态环境。山东济南市居民韩文强说,“小黑河重新变成小清河,多亏了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中线一期年均可调长江水95亿立方米,东线年均抽长江水量89亿立方米,将使700万人告别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历史,解决沿线100多个缺水城市的生活和工业用水。从胶东半岛到河北,从天津到北京,北方地区百姓迫切期盼南水北调早日通水。
提速,再提速。张基尧说:“2010年国家计划安排南水北调工程投资480亿元,这一投资规模是前7年的总和。除个别河湖疏浚等工程外,未开工的主体工程将在今年全部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