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区域联动发展
广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区域合作,推进泛长
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扩大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合作,密切
与中西部地区的联系,辐射带动安徽省其他地区发展,形成
区域联动发展格局。
第一节 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
加强与长三角全面合作。按照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原则,
构建示范区与长三角地区合理分工的产业体系,建设面向长
三角的优质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交通物流基地、
旅游休闲基地和高素质劳动力供应基地。推进与长三角在交
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金融、信息平台、生态
保护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加快构筑一体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运
输体系,建立相对稳定的能源供需关系。推进与长三角在科
技要素、人力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和政府
服务等方面的对接,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加强皖沪、
皖苏、皖浙双边合作。
鼓励和支持长三角地区优先向示范区转移产业。长三角
地区要立足于优化开发格局,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发挥高端
服务业的辐射作用,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压力。重点支持纺织
服装、农产品加工、鞋帽箱包、家用电器等劳动密集型和资
源密集型产业,火电、化工、冶金、非金属材料等能源原材
料产业,汽车和机械设备的基础件、配套件、零部件等配套
产业,个人电脑、通讯电器等高技术产业组装环节向示范区
转移,着力促进金融、物流、旅游、创意、技术服务等现代
服务业向示范区延伸辐射。
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加强高层
定期磋商,研究决定重大合作内容,协调落实重要合作事项。
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活动,定期举
办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论坛。完善跨区域融资平台,支持
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转移企业发展。鼓励示范区内市、县、
开发园区和科研院所等与长三角建立交流与合作机制。
第二节 加强与其他地区联动发展
加强与沿海其他地区互动。进一步加强面向珠三角、京
津冀、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东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和市场开拓,
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形式,提升合作层次。加强与港澳
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重点承接电子信息、橡塑化工、装备
制造等产业,共同建设安徽台湾农民创业园和台资、港资、
澳资产业园区。
密切与中西部地区合作。利用“中部论坛”和“中国中部投
资贸易博览会”、“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中
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经贸合作平台,促进示范区与中西部联
动发展。鼓励成立商会,发展中介组织,推进企业跨地区合
作。
第三节 带动安徽整体协调发展
统筹示范区内各市联系,打破行政壁垒,建立沟通协调
机制。发挥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省内其他地区的体
制机制对接,加快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推进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互动,促进示范区与其他地区优
势互补、联动发展;支持省内其他地区加快发展,增强对示
范区建设的支撑能力。
皖北地区,联动发展现代农业、能源、化工、机械、农
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重点推进淮南、淮北、蚌埠重化工
业发展,建设两淮大型煤炭基地,加速煤电一体化,积极推
进凤台电厂二期、田集电厂二期、平圩电厂三期等“皖电东送”
工程,将两淮矿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煤电化基地。促进蚌埠装
备制造业、新能源、生物产业、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和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阜阳、亳州、宿州等市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煤炭、农产品等资源深加工和综合
利用。
皖西地区,联动发展生态农业、原材料、机械、农产品
加工和旅游等产业。将皖西建设成为合肥经济圈的产业配套
基地、农产品供应基地。重点发展优质农林产品生产,推进
金属资源勘探和合理开发,大力开发大别山生态旅游和红色
旅游。推进淠河总干渠及杭埠河、丰乐河综合治理和大别山
区小流域治理。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皖南山区,联动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开发皖南旅游资源,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长三角联动
发展无障碍旅游,推进皖南旅游文化区建设,充分展现皖南
徽文化、佛文化、道文化内涵,形成以黄山为重点的国际旅
游胜地。加强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支持黄山市服务业改革
试点。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建立以工补农、
以城带乡新机制,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
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一体化,促进农业发展、
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建设具有徽文化特色的宜居城乡。扶
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