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三年“少人问津”
1996年后,随着电动自行车产品在市场上亮相,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种产品。
倪捷称,较他们稍晚进入电动自行车行业的新日、速派奇等厂家,时机稍微好些,因为1999年后的市场才成熟些。
用倪捷的话讲,1996年前后的电动自行车行业,同行称不上对手,只能叫“同志”,虽然有了这种新鲜的产品,但是能不能做好还是个问题。所有行业内从业人员都想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这种产品。
1995年,倪捷曾到处参观调研,当时代表性的厂家南京大陆鸽和上海的千鹤,他都跑去看过,“那时消费者对这种产品少人问津,电动自行车都落满灰尘”。
倪捷认为,当时消费者不感兴趣的原因,一是当时的人均收入低,一辆均价大约在1000元左右的电动自行车消费者很难接受,此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质量差。
1998年-1999年的企业发展历程,倪捷用了“焦头烂额”四个字形容,“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过关,消费者都直接打到我的电话上来投诉。很多消费者平均半年修一次产品”。
在这方面,马贵龙教授也深有感触,他表示,当时的电动自行车时速超过20公里,电机、电控就会烧,甚至会失控飞车,电池也会很快没电、报废。所以,当时技术条件下的电动自行车时速慢、质量也轻。此外,行业存在的问题是,只有少量几个厂家在生产电动自行车,产品技术不过关,距离规模化生产还有很大距离。
“技改+非典”促产业爆发
在市场化之路上徘徊不前的电动自行车行业,最终得以发展,一是被技术革新拯救,二是赶上了2003年爆发的“非典”疫情。
马贵龙介绍,2000年8月起,电动自行车从高速印制有刷轮毂电机改进使用低速有刷电机。这一技术创新使得电机效率提高了,同时电机的可靠性也得到大幅提升。产品性能的提高,使得2002年-2003年的产量翻番增长。
低速无刷电机的出世并成功应用,使得电动自行车技术得到巨大的进展,电机力矩更大,电机、控制器可靠性大大提高,基本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绿源电动车董事长倪捷回忆,第一代电动自车由于质量问题,并不赚钱。到了2002年,随着技术逐步提升,厂家也逐步改进了产品的工艺细节,如给车身加挡板等。这个行业才慢慢进入了标志性成熟时期。
2002年,绿源电动自行车的年销量大约四五万辆,而2003年一年的销量,达到之前5年总和的1.5倍。“非典”疫情对于催熟市场起了重大作用。
“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没人愿意挤公交车,电动自行车成为很好的替代交通工具。”在倪捷看来,这一年电动自行车进入逐步广泛性普及的时代。
马贵龙介绍,2003年-2007年,电动自行车行业出现井喷式发展,产量连年翻番。2007年,行业达到年产2000万辆水平,厂家也有2000家左右。
此时,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地域性特点也形成。有着自行车工业基础的天津,成为了北方地区电动自行车厂家的聚集地;有自行车、摩托车产业基础的江浙沪地区,成为东南部的产业聚集地,广东是中国南方的电动自行车的又一大基地。传统产业的继承性和现代技术相结合迸发出极大的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