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09年对全球经济贡献率超50% -海南国际旅游岛获批 放宽落户条件 支持相关旅游企业上市 意见 -学者:2010中国GDP或超日本 位居世界第二 日本焦虑被中国超越 -陕西中石油输油管泄漏形成污染带进入黄河 黄河河南段水质超标 -央企减至129户 今年将至少有29家待重组 13家央企28亿元打水漂 -深交所严管创业板 逾期不发年报将被"ST" 2000亿险资松绑猜想 -多个城市土地出让金翻番 产生大批地王 专家称地产商或遭滑铁卢 -中国消费迎开门红 元旦三天消费狂飙 经济增长今年将会好于去年 -昆明在建新机场立交桥垮塌 7人死亡34人受伤/组图 原因正在调查 -5.84万亿:解禁市值创十年新高 关注"明星股" 权重股有望引领行情
首页>>教育动态
"论文崇拜"毒害很大 袁隆平评不上重点大学副教授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1 月 0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记者万建辉

国内期刊满足不了全国发表论文的需求,高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为何还要给学生、科研人员、公务员等下达严苛的论文发表指标,而且“捆绑”上他们毕业、升职的前途命运?

沈阳昨日一针见血地指出:“论文崇拜”!单位论文发表数量越多,发表级别越高,就表明越有水平,各种荣誉与利益分配来得就越快越多。

全国合法刊物1年可发表论文248万篇,与1180万人发表论文的需求相比,供需比为1:4.76;也就是说,接近5篇论文得“挤”1个合法的发表论文的版位;绝大部分的命运是:“落马”。

单位如何将论文“压”到个人头上?一般的过程是:细化为考核指标,下达到具体人身上。然而,这1180万人面临的现实是,论文无论是自己写的、抄的还是买的,都可能面临高价版面费,或根本无正规渠道可发表;于是,花钱求助于论文代发中介,在正规的或非法的期刊发表。

沈阳说,按当前重点大学副教授论文评审标准,袁隆平是评不上副教授的。但全国副教授以上职称者,超过袁隆平对学界和世界的贡献者又有几人?论文崇拜在我国流毒之深、之荒谬可见一斑。

面对买卖论文快速蔓延之势,沈阳建议:国家应立法管制买卖论文,明确认定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惩治买卖论文等不法行为时,公众和公安机关能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论文交易之后,将虚假论文发表于非法期刊问题,是中文论文交易的特点。新闻出版部门应稽查,发布非法学术期刊目录,惩处不法分子。对于买卖论文校园广告,应责成学校有关部门将信息反馈至公安部门,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买卖论文行为。沈阳同时建议:参与制定全球范围内的远期规划,组织制定“全球学术道德公约”,强化监管,降低论文需求。

沈阳同时还提出“治本之策”:探讨研究成果发表、项目评审、学者评价制度的组合拳政策,出台《中国学术规范法》等。

当前我国论文发表制度已到改革临界点,应尽快取消非研究人员评审职称需要论文的规定;尽快取消非研究性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生论文答辩和论文发表要求,采取自愿答辩制度;采取措施,避免部分高校硕士生、博士生因为生活困难成为论文枪手;尽快降低论文在应用性学科的评价权重;大学排名大幅度增加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口碑权重;尽快启动国家级网络论文发表平台,出台各项政策鼓励期刊尽快网络化,鼓励网络先发表,再评审。

如何解决现有期刊体系发表论文数量有限的缺陷?如何让发表出来的论文真正推动科研、助力产业?沈阳提出,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国家级论文网络发表平台是当务之急。

在这个平台,论文发表者可随时将论文贴到平台上,同行业学界人员组成评审组进入评审系统网上打分。沈阳介绍,类似平台在美国已运转得很好了,国家承认通过网络评审发表的文章;另外,业界权威专家通过评审系统提出修改意见,作者能第一时间修改文稿,并使论文站到学界研究的最前沿。所有操作在网上公开进行,可有效避免暗箱操作和交易行为。

沈阳提出,网络发表平台的构建,应力避国内论文发表重数量、重发表级别的积弊,应注重论文本身的评价及其社会和经济技术价值。同时,应提倡纸质期刊也网络化发表,以此接受公众监督,提高论文质量,注重论文的产业转化价值。他呼吁,不能再搞评审结题就万事大吉的“钉书机工程”了。

来源: 长江日报

相关文章:
袁隆平谈身价千亿说法:用财富衡量科学家太低级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
袁隆平领军攻关"子孙稻" 农民争相送厚礼
袁隆平所主持超级杂交稻亩产有望超1000公斤
图片新闻:
中国将在马来西亚投建磁悬浮列车 总值超10亿令吉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榜出炉 上海首次跌出前三 江苏跃居第一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