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年的努力,西部地区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优化了种植结构。甘肃省通过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力发展玉米和马铃薯等高产耐旱作物,玉米面积由2000年的700万亩扩大到2009年的1000万亩,马铃薯面积由1997年的500万亩扩大到2009年的1000万亩,初步形成了中东部旱作区玉米优势产业带和马铃薯种植、加工、流通产业聚集区。陕西在陕北推行压杂扩薯,渭北推行压小麦扩玉米。宁夏中部干旱带大力发展硒砂瓜、红枣、杂粮等抗旱作物,南部山区大力发展马铃薯、地膜玉米、反季节蔬菜等优势特色作物。山西积极调减小杂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通过种植结构调整,西北地区已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势突出、效益显著的农业生产布局。
第二,推广了一批实用技术。多年来,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围绕提高降水利用率和农业产出率,密切协作,联合攻关,选育出了一批小麦、玉米、马铃薯等耐旱新品种,创新集成了地膜(秸秆)覆盖、集雨补灌、深耕深松、少耕(免耕)等一批旱作农业新技术。如甘肃创新提出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把优良品种、地膜覆盖、垄作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等多项技术集成一体,实现了技术集约化、简约化,既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也便于农民接受和利用。同时,各地还配套一批农业新机具。研制了抗旱补灌机、铺膜点播机、免耕播种机、起垄覆膜机、马铃薯播种收获机等旱作农业新机具。
第三,改善了生产条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加大对农业投入力度,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了旱作地区农田基础地力和抗旱减灾能力。突出抓好以兴修梯田为主的农田设施建设,通过坡地改梯田,逐步实现旱地梯田化。甘肃省已累计兴修水平梯田2817万亩,占旱地面积的75%。同时,通过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应用,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耕地质量有所改善。
第四,提高了粮食产量。农田节水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使天然降水利用率由50%提高到70%,将无效降雨变为有效降雨;将灌溉水利用率提高20%以上,核心示范区一般亩节水在3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保证了农作物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从而增加了粮食产量。甘肃省在旱作区推广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一体的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天然降水的利用率提高1倍,玉米平均增产35%以上,马铃薯平均增产30%以上,大旱的2007年,49万亩年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亩均增产超过100公斤,高的达到150公斤。内蒙古达茂旗今年在大旱之年,夺取了粮食丰收,马铃薯鲜薯总产量达10亿斤,比大丰收的2008年增加7000万斤。滴灌示范区马铃薯亩产达到2250公斤以上,比旱地马铃薯增加1475公斤/亩,增幅65%;覆膜区马铃薯亩产达到1080公斤,比旱地增加305公斤/亩,增幅39%。
第五,促进了农民增收。2008年,甘肃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比半膜玉米亩增收210多元,比春小麦亩增收300多元。内蒙古达茂旗农民人均收入,从2004年的3890元增加到2008年的6242元,其中旱地马铃薯收入3313元,占53.08%;今年农民人均收入仅薯业一项有望突破4000元大关。宁夏推广压砂瓜100多万亩,平均亩产1000多公斤,亩收益600元以上。新疆自治区和生产建设兵团推广应用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核心示范区亩均节本增效250多元。目前,甘肃的马铃薯、陕西的苹果、宁夏的压砂瓜、新疆的名优果蔬等已成为西北旱作农业区增长最活跃、产业化程度最高、农民增收最明显的支柱产业。(中国发展门户网 傅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