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研究报告:中国能源需求拐点在2035年出现 今年海外购矿6成为澳矿 -十电企致环境损失870亿 华能大唐居前 中石化壳牌回应隐瞒排污 -前三季央企利润下降明显 产能过剩拖后腿 抑产能过剩受影响个股 -胡润发布房地产富豪榜:许荣茂家族最有钱 楼市调控新政时限逼近 -内蒙越狱犯讨热水露行踪 飞机搜查 文强供认强奸少女玩弄女明星 -全球反倾销已开始围攻中国 美对华铜版纸及紧固件发起双反调查 -全球铁矿石明年产能过剩约逾3亿吨 国内钢材库存量或逾8千万吨 -国内油价临时间窗口或大幅上调 中国将首次收购美境内石油资产 -工行121亿H股解禁 中建60亿解禁 基金成创业板打新主力 解读 -四川北川与平武交界凌晨发生4.9级地震 南海热带低压或登陆海南
首页>>区域发展>>西部开发
西部经济十年发展报告及2009年经济形势预测(下)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10 月 1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5.积极转换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效益

资源依赖程度高、利用粗放,消费和出口贡献率小,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是约束西部地区永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到2004年,西部地区仍有60%左右的劳动力依赖于土地生存,地区生产总值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比重高达36%以上,基于资源开采加工的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的比重占工业生产的比重在45%左右,青海、新疆、甘肃、西藏、内蒙古、宁夏等省份则超过50%,而且资源利用粗放,成为全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连年超过全国平均增长率;科技投入少、科研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与经济发展不适应,2004年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仅占全国的14.4%,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占全国的14.9%,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占13.5%,包括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在内的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当年落实资金121.6亿元,占全国的15.1%,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支出占35.7%,低于东部48.6%的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46.8%的比重。

为此,转变“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避免发展过程中的恶性工业化悖论和资源诅咒论,培育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十年来,西部地区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储备水平不断上升,由45.37%上升到61.26%(见图12)。科技进步的支撑能力增强,内蒙古把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2007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2002~2007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570亿元,增长3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80家,规模以上工业净利润增加4.3倍,年均增长39.5%。环境污染程度出现下降趋势,工业效益大幅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图121998~2007年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储备水平的变化情况说明:各地区人力资本储备水平=(初中人口数量+1.5×高中人口数量+2×大专及以上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人口数量×100%。

6.坚持立足区情,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经济发展的条件在于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动力在于提升并积累比较优势。大开发以来,西部各省份借助大开发人才、技术、资金西进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良机,积极实施倾斜式发展战略,一批特色产业乘势壮大,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西部地区普遍日照时间长,温差大,草原面积广,是绿色产业、畜牧业和旱地农业发展的理想地区。目前,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的奶制品、牛羊肉等产业已形成规模;云南的天然药物、花卉则中外扬名;甘肃、宁夏等省区的旱地果、沙生药材等农产品,以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广阔市场;新疆的棉花产业日益扩大。二是利用重点城市的人才技术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庆、成都、西安等中心城市利用大开发的机遇,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等高技术产业实现大发展。三是发展特色旅游,陕西的华夏文明游、红色经典之旅,云南的民族风情之旅,新疆的沙漠景观游别具特色,不仅促进旅游业本身的发展,而且成为西部地区经济推介的媒介和名片。四是资源产业,能源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经济特征。五是装备制造业,西部大开发以来,利用老工业基地和军事工业基地的优势,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发电设备、重型装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石油天然气成套设备等产业,有力地推进国民经济技术装备升级和西部地区工业的高度化。

7.抓好重点区域开发,构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

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合理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对带动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西部大开发也需要这样一些增长极,以增强经济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发挥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示范与带动作用。根据《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西部地区重点抓好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三大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于2002年开始进入理论界和地方政府研究的视野,但是直到2007年,成都市和重庆市成为国家第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全国首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成渝经济圈计划才正式启动。成渝经济圈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双核”,以四川省成都、绵阳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城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23个区县为载体,以汽摩、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业、电子工业、航空、矿电一体化等产业重点,引导区域内的人口、产业、资本、技术、信息与人才向成渝两地高度集中,形成经济增长的极化效应。对经济区的发展前景,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成渝经济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约5%,到2020年,预计川渝两地GDP将达5.5万亿元,全国估计为65万亿元,使得GDP比重占到全国的近8%,基本具备构成一个经济增长极的特征。目前,西藏、贵州、云南等地正研究主动与成渝经济区接轨并融入成渝经济圈的可行性,一个以成渝为中心的西南地区经济增长极正在形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北部湾顶端的中心位置,主要包括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所辖区域,同时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土地面积为4.25万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为1595公里,人口有1240多万。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在发展任务上,北部湾经济区被明确赋予了“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功能,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国内与东盟地区开展经济合作的窗口。2007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时,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的经济总量,只占广西全区经济总量的30%,到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GDP达到2219.7亿元,经济总量增加了400多亿元,占广西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也上升至32.1%,对广西GDP的贡献率达到35.8%。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石化、钢铁、能源、林浆纸、电子信息、轻工食品等一批临港产业发展雏形初现,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今后十年,北部湾经济区将形成2万亿元至2.5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其中,产业投资将超过95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将超过4000亿元,城市建设约为4400亿元,人口增加带来的房地产投资约为3000亿元。

关中—天水经济区范围包括陕西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杨凌5市1区和甘肃省天水市,总面积为6.96万平方公里,是继成渝经济区和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之后,西部地区正在谋划的第三个经济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是陕西的工农业发达和人口密集地区,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6个重点建设地区之一;天水是西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在多年发展中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三大行业为主导,食品、建材、化工、冶金、皮革、烟草、塑料等行业竞相发展,门类较多、技术装备较好、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区域工业体系。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建设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区”和“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集中地,以旅游、物流、金融、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地,以现代科教为支撑的创新型地区,领先的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地区,综合型经济核心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以及“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果业、畜牧业基地,建成全国农业示范基地和航天育种基地”。

三大经济区的提出与建设,使西部地区产业的空间布局已初步成形。

8.加快产业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

产业整合是按产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主要整合对象的跨区域、行业和所有制重新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近年来,西部地区各省份普遍把做大做强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以重点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和重点城市为依托,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走大项目、大产业、大基地的路子,着力推进产业多元、延伸和升级,扩大了企业规模,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实现了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成渝地区的航空工业、核电工业、新材料工业、信息技术产业、重型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广西的制糖业,云南和贵州的烟草工业、生物制品业、水电业,西安的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和机械装备制造业,兰州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非金属矿,呼和浩特、包头、银川的能源、有色金属、稀土等产业均已形成有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实现了分工水平不断提高、产业价值链不断延伸、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不断上升的良好态势。

9.借鉴东部成功经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在西部大开发开始之初,国有经济在西部经济总量中占有绝对比重,199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西部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7%以上,最高的青海占到95%以上。究其原因,是在“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有工业企业大量西移和西部地区改革开放滞后的结果。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国家增加了对西部地区基础建设、资源开发和制造工业的投资,进一步加强了发展国有经济的力度,1999年和2000年国有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比重因此有所上升。但多项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度相关。一项研究的结论是: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与其民营经济发展差距呈强正相关性。另据一项对中国各省份民营经济GDP的估算与分析的实证研究,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经济,将在推动地区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等各方面居于主体地位,是决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最直接的因素。该研究认为,民营经济的不发达是导致中西部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西部大开发开始后尤其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关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论述提出后,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在发展地方经济中的作用,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政府的主要责任之一,西部民营经济在发展速度、规模、质量等方面都出现跨越式发展,并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民营工业增长速度来看,2000~2005年西部地区民营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3.4%,快于东部地区的33%和中部地区的33.3%;从民营工业企业数量增长速度看,西部地区在2000~2005年年均增长15.6%,低于东部地区的19.3%,但快于中部地区的12.8%;从民营企业就业总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来看,2000~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就业人数的占比分别为12%、0.041%和0.40%,西部地区也快于中部地区。而且,2004~2007年,西部非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增加,由35.92%提高到50.37%;1998~2007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内蒙古,由16.41%提高到66.87%,内蒙古也是大开发以来增长最快的省份(见图13)。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图片新闻:
金砖四国首都房价比较:北京最平稳新德里最低(附表)
中国35个城市总部经济座次排定 京沪穗深列前4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