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研究报告:中国能源需求拐点在2035年出现 今年海外购矿6成为澳矿 -十电企致环境损失870亿 华能大唐居前 中石化壳牌回应隐瞒排污 -前三季央企利润下降明显 产能过剩拖后腿 抑产能过剩受影响个股 -胡润发布房地产富豪榜:许荣茂家族最有钱 楼市调控新政时限逼近 -内蒙越狱犯讨热水露行踪 飞机搜查 文强供认强奸少女玩弄女明星 -全球反倾销已开始围攻中国 美对华铜版纸及紧固件发起双反调查 -全球铁矿石明年产能过剩约逾3亿吨 国内钢材库存量或逾8千万吨 -国内油价临时间窗口或大幅上调 中国将首次收购美境内石油资产 -工行121亿H股解禁 中建60亿解禁 基金成创业板打新主力 解读 -四川北川与平武交界凌晨发生4.9级地震 南海热带低压或登陆海南
首页>>区域发展>>西部开发
西部经济十年发展报告及2009年经济形势预测(下)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10 月 1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四、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的经验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地区实现了经济大发展、产业结构大调整、基础设施大增强、财政收入大提高、生态环境大改善、人民生活大进步等巨大成就,也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积累了物质和知识基础;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西部地区落后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自我发展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仍比较落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等问题仍对西部地区经济的永续发展形成严峻挑战。

(一)西部大开发的基本经验

1.坚持解放思想,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西部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后发地区,由于受到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观念的约束,体制改革滞后,不能营造出充分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氛围,虽然有资源储量丰富、国境线漫长等优势,但并没有转变成现实的资源优势,使经济发展锁定于低效率的路径之中。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央以及西部地区各级政府从思想观念转变入手,通过大面积的宣传和各项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的实施,加上学术界的跟进,在西部、全国乃至全球营造了一种开发态势,持续地改变着政府官员、老百姓和各类投资者的观念,使之不断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禁锢,引导资源、资金、人才、信息等逐步向西部地区流动,促进西部地区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市场体系建设的发展,反过来又深化了人们对市场体系建设的认识,从而带动了制度创新,不断推动西部大开发向前迈进。近十年来,西部各省份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产权、资源等要素市场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重庆、四川两地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增加值占GDP的总量已达到50%以上,其余省区也基本在40%以上。投融资体制、价格体制、财税体制、粮食流通体制、农垦管理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也深入开展,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形成,投融资环境持续改善。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得到增强,经济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延长了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支撑经济在适度高位的持续运行,而且发展越来越快,呈现出一定的后发优势的发展特征。

2.中央政府的扶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宏观指导、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首先是中央主要领导的关怀,为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信心源泉。早在199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上承毛泽东主席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关于“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和邓小平在1988年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第二部分)》中指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1999年,在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决策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又在当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进行具体指示:“西部开发要重点抓好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植树种草,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搞好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促进资源加工增值,优先发展科技教育,着力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振兴西部奠定好的基础。”2005年2月,在西部大开发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基础上,胡锦涛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快西部大开发作出明确指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转变观念,着力深化体制改革,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力度,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紧紧依靠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坚定不移地把西部大开发继续推向前进。”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中央各部委纷纷出台各种规划和政策,为各个时期的西部大开发进行具体政策指导。在规划方面,国家计委(发改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制定了《“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和《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这是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两个最重要的文件,明确了两个时期西部开发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区域。在政策支持方面,2000年和2004年,国务院分别颁布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优先安排建设项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行税收优惠、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吸引和用好人才、增加教育投入、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重点区域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重点支持西部开发的政策措施。此外,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投资、财政、税收、价格、土地、矿产资源、外经贸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水利、交通、铁道、民航、信息、邮政、林业、环保、农业、国土资源、经贸、科技、教育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关领域西部开发的专项规划和发展思路,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在出台支持政策的同时,中央还对西部大开发安排了大量资金。仅2000~2004年,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累计投入西部地区约4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有1/3以上用于西部地区;2000~2002年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6000多亿元,金融机构对西部地区增加中长期贷款3130亿元。在各项中央投入中,财政转移支付是稳定而重要的来源,根据西部地区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简单对比看,1999~2007年,西部地区财政支出超过其收入27444.57亿元,而且在绝对量方面逐年增长;在增长率方面,除2003年2004年增长率较低外,其余年份增速均高于20%;从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对财政收入的超出程度看,1999年以来,均在1倍以上(见表11)。

3.大力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营造了大开发的良好物理环境西部大开发,政府是主导,但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显然力不从心。西部人民是主体,但长期的贫困落后,使其在开发中举步维艰,为此必须大量吸引区外资源。而要吸引区外资源进入,关键在于有必要的人文、舆论与物理条件,而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可以说是物理条件中的关键部分。而且,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把西部地区的资源储量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关键。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注意“抓两头”,一方面通过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这些关系西部开发全局的重大项目,加快了西部地区的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合理安排了与各族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项目,解决农畜用水困难和农村电网改造等问题,实现村村通公路、通广播电视,乡乡通光缆,既为人民办了大事,又为群众办了实事,兼顾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1998~2007年,仅交通方面,公路里程就净增加849792公里,铁路营运里程增加8529公里。

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抓住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西部中心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等重点工程,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近年来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最快的地区。在与当地人民利益直接相关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五结合”,即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封山禁牧、农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促进了生态保护、农民增收、地区经济发展,兼顾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农民长远生计提供了保障。生态移民工程,使生活在生态脆弱地区的几百万贫困人口得到易地安置。

4.加强引导,构建东西互动与合作双赢平台

推进东西互动,促进各地区各种经济主体按照市场规律实现生产要素跨行政区域流动,是实施“两个大局”战略构想、践行科学发展观、适应产业转移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2005年11月,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加强东西协调互动,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杭州会议以来,在国务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东西部地区共同努力,搭建起省际对口支援、西博会等平台,共同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科学推动东西互动的新路子。东西互动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机制不断创新、效益不断增强的良好势头。

(1)东西互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东西合作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东部地区通过与西部地区结对子,进行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投资环境逐步改善,为东部地区的各类企业展现了极具吸引力的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东部地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快,土地、能源等资源瓶颈约束矛盾日渐突出,东部地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愿望和需要十分迫切。在东部地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企业纷纷西进,逐渐成为东西互动的主力军。”一个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性互动局面正在形成。2000~2007年,“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投资经营的企业累计近20万家,投资总额为15000多亿元;为西部地区培训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超过30万人次,无偿捐助资金及捐赠物资折款100多亿元”。目前,浙江省在西部地区创办的企业上万家,被称为“两个浙江”,即在浙江省外发展的企业所创造的GDP大体相当于在浙江省本土所形成的GDP。

(2)东西互动的领域不断拓宽。西部大开发以前及初期,“政府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主要是帮助对口地区建学校,改善基础设施,开展扶贫济困,对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现在,随着政府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及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东西互动的领域不断拓宽,涵盖了西部大开发的各项重点任务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特色农业发展、技术交流合作、人才培训培养、扩大对外开放等多领域”。目前,东部地区的企业在西部地区的投资逐渐向西部开发的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集中,不仅投资于一般的加工类项目,而且广泛投资于能源、矿产、高技术、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和旅游等各类项目。

(3)东西互动的方式不断创新。“东部地区不断加大东西互动的工作力度,通过制定专项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互动方式,构建互动平台,不断推进互动合作。”“把优秀的企业、先进的理念、高端的技术、一流的人才、现代的管理引导到西部地区去,变原来的‘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为西部地区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4)东西互动的效益不断增强。“过去,东西合作是由东部地区无偿援助西部地区,主要是西部地区单方受益。现在,随着企业逐渐成为东西互动的主体及东西部地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广泛和加强,东部地区在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东西互动呈现出互利互惠的共赢局面。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矿产品、特色农产品等资源。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工程也为东部地区先进设备、技术和人才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东部和中部地区更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交通干线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大批西部开发重点工程的直接受益者。”

(5)东西互动是东西部地区和国家“三赢”的选择。“从东部地区讲,企业面临的不仅是国内的竞争,而且更重要的是国际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自身做大做强。要做大做强,就要突破发展条件的束缚。把新上的项目放在西部地区,用其积累增强原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再以其新技术提升新上项目的水平,以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东部地区越来越强。从西部地区来讲,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先进的技术、理念、管理经验,不仅能有效扩大经济增长规模,而且会加快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整个国家来讲,东西互动,必将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完善,优化整个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结构,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东西互动也包括西部地区有条件的企业到东部投资兴业,包括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到东部打工。通过这种互动,可以实现东西部地区之间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解决东部地区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使西部地区更好地引进东部发达地区的好的理念和做法。”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图片新闻:
金砖四国首都房价比较:北京最平稳新德里最低(附表)
中国35个城市总部经济座次排定 京沪穗深列前4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