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融资快速增长
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1月份商业银行贷款投放1.62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占四成以上。而2月份1.07万亿的新增信贷中,票据融资更是占据47.3%。目前市场关于票据融资是否形成有效需求的讨论很多,并且认为存在一定的套利行为,您怎么评价这些看法?
易纲: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中40%是票据融资,这是银企双方的市场选择。对企业来讲,票据贴现利率比较低,而且申请流程也比较简便;对银行来讲,目前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72%,央票收益率在1%左右,均低于1.8%~1.9%的票据贴现利率。从收益的角度出发,银行如果没有合适的贷款项目,就会考虑票据贴现。从调控的方向看,中央提出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票据融资有助于企业以低于贷款利率的成本获得资金。
至于套利行为,从利率上看,票据贴现利率是1.8%~1.9%,而6个月存款利率也只有1.98%。其次,现在签发的票据期限大多数为6个月。票据开出之后,经过几次背书,贴现的平均期限也就是4个月左右,所以票据贴现获得的资金再去存款也只能按3个月存款利率计息,而3个月存款利率只有1.7%,低于贴现利率。因此,实际上不存在套利的空间。
从商业银行运作来讲,如果商业银行控制风险能力较强的话,开展票据业务是银行业务的专业化分工,并不是一件坏事。同时,票据融资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因为收票企业和背书企业一般都是中小企业,这样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和支付问题,又可以大大减少“三角债”。
暂时还不会出现
全球流动性过剩
由于现在各主要经济体在不断向市场注资,因此市场担心将来可能突然出现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对此,易纲认为暂时不会出现全球流动性过剩。
易纲认为,“美联储释放流动性时,已预留了将来回收流动性的工具和空间。我认为暂时还不会出现流动性过剩。首先,目前金融机构不敢放贷;其次,很多金融机构,包括众多小银行、汽车公司的财务公司等,信用创造功能‘瘫痪’。因此,美联储释放的流动性要么沉淀在金融机构,要么以超额存款准备金等形式回流美联储。”
易纲指出,只有在金融机构恢复正常放贷功能以后,才可能出现流动性“正常”,进而才有可能转为流动性过剩。从目前来看,就连流动性恢复正常都还尚需时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