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出了《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大陆企业前往台湾投资。这是大陆相关部门公布的首个关于“陆资入台”的正式文件。
此前,两岸投资处于“单向或有限的双向状态”,台商投资大陆已近30年,截至今年10月底,大陆方面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77000多个,而大陆企业在台湾投资设点的却屈指可数。
此次《通知》的公布,有学者预期,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有更多的大陆企业登陆台湾,两岸或将开启双向投资的大门。
发改委国台办负责审批
两岸在实现“大三通”后,双向投资已成为当前两岸经贸往来的热点话题。
台湾本身已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经济体,岛内2300万人口,2007年人均GDP已达到17000美元,具备了相当的购买力和消费力,对于大陆部分产业和企业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产业机构上,两岸在农业、电子信息、生物、石油化工、能源、环境保护、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均可实现优势互补。
两岸投资呈现不对称发展态势,基本上还处于单向或有限的双向状态,一直呈现“只有台商到大陆投资而大陆企业不能赴台投资的单向投资格局”。对此,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认为“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此次,大陆相关部门出台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鼓励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赴台湾地区投资。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应遵循互利共赢和市场经济原则。”
并且强调要“遵守当地有关规定,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善尽必要的社会责任。”
“强调陆资企业入岛需要担负社会责任,类似的规定在以往大陆涉台经贸政策中还比较少见,显示了相关部门预期未来陆资企业大规模入岛后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也表明了决策层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与审慎。”有涉台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通知》还明确了陆资申请入岛的管理部门,即国家发改委和国台办。
具体的申办程序为:企业申请时,需先向注册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提出项目申请报告,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同级台办初审后上报。中央管理企业可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项目申请报告。
“发改委在大陆地位举足轻重,台办和发改委两家一起来审核项目,可以提高企业在整个申请过程中的效率,有利于陆资企业入岛投资。”上述专家表示。
长效投资保障机制亟待建立
综观十余年来两岸间投资的发展历程,台湾方面设置政策壁垒任意干扰经贸往来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以服务业入岛为例:2002年,台湾“陆委会”虽开放了陆资入台从事服务业,但在公布的开放大陆企业赴台从事服务业投资清单中,将利益较大行业都排除在外,对大陆开放的服务业不是冷门行业,就是竞争激烈、利润极为微薄的行业,或者是高度要求有地缘或人缘关系的行业。
联想集团副总裁杜建华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表示,2005年,联想并购IBM的PCD业务,接管在台湾的分公司,但当时台湾有关部门用了半年时间审批,最后才以“特例”的形式获得通过。
截至2007年,联想每年在台湾销售笔记本电脑产品约5万台,市场占有率约为5%-6%,总排名第四。但是受制于“中国制造”的身份,至今台湾岛内各级政府采购这一块都不把联想的产品纳入到采购清单中。
“其实,全球笔记本电脑超过80%由台湾厂商代工于大陆生产,各部门采购若仍然对此设限,不符合实际情况。”杜建华表示。
杜建华建议,希望台湾主管经济部门加强对外说明开放陆资来台投资的立场,并协调相关单位分清“陆资/外资”差异。
“从长远利益出发,要实现大陆资本入岛投资顺畅、可行,就必须构建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以保障双方的投资利益。”李非表示。
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顾问李允杰也持相同看法,他认为,陆资入岛的配套措施需要明确规范,并建议将“两岸投资保障协议”纳入下一次两岸两会协商的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