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转移催生新型分工模式
转型毕竟是伤筋动骨的大举动,转移阵地则相对容易。
香港贸发局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37.3%的香港企业已计划把全部或部分生产,从珠三角迁往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以及泛珠其他地区。
其实,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只是企业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近几年珠三角投资环境发生转变,一方面受能源、土地、劳工等瓶颈因素制约;另一方面,广东为促进产业梯度转移,也提高了环保标准。目前加工贸易的边际利润已经从5年前的18%下降为10%左右。前述报告也建议广东省政府加快兴建一批有中央排污设施的环保园,作为港企搬迁的选择。
部分转移的现象形成了新型的“前店后厂”分工模式,产品的研发设计、物流销售等环节仍然在珠三角,而产品的生产环节则迁到成本较低的内陆或周边地区。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延伸以及投资环境的改善,处于工业化后期的珠三角产业加速了向周边的“扇状转移”。2005年开始,广东省力推珠三角和山区共建产业转移园区,在全省18个已被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中,港商投资额达18.4亿元,超过总投资额的80%。生产成本降低是对港资企业的最大吸引力。在用地方面,产业转移园区每平方米的建筑成本较珠三角低250元左右,水电等费用也可大幅降低。
近年越南概念在香港盛行,有不少港商选择将加工厂向越南等境外地区转移。一些生产蜡烛的港商已经在越南开设分厂,以降低产品出口到美国的成本。前述港商陈锦就表示,对于香港企业来说,越南确实具有吸引力。越南的环保标准目前仍然不算严格,电力充足,人力成本也相对较低。
高技术产业成为转型突破口
尽管在香港贸发局的调查中,大部分港商都认为,长远来看,转型升级才是发展方向,不过这是需要大量资金的长线投资。有部分港商表示,内地没有明确一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办理解除海关监管的时间长达6-9个月,会影响正常生产。
因此,大珠三角委员会的报告建议中央政府,为港企由“来料加工”改为“三资企业”提供清晰指引和特别宽松安排,使企业可在短时间内改变原地、原厂、原工人、原业绩注册模式和法人登记,继续生产经营并发展内销。同时接受加工企业以“银行保证”或“保险保单”为台账保证金,减少企业因“实转”要求而面临资金周转困难。
事实上,今年5月和7月,商务部和港澳办先后两次到香港、澳门了解情况,并在香港的要求下,把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的发布时间从5月推迟到7月。同时应港商要求,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近期将到广东调研,准备给港资加工企业获得进出口权和开展来料加工提供一站式服务。
香港贸发局总裁林天福说,香港特区政府也应该协助港商把业务重心由出口转至内销市场,加强推广“香港品牌”,协助企业解决转型期的财政困难。
一向奉行不干预市场的香港政府,正以科技产业为突破口,帮助港企加大研发力度,朝着高增值方向发展。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深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早在2004年就签署了协议,共同组建的深港生产力基地将于今年10月投入运营。初期设有6个中心,提供环保技术、电子及汽车技术、软件及动漫产业、科技转移、管理咨询,以及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等支援服务。
深港生产力基地的总投资额为港币154万元,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占65%,将采取自负盈亏的模式。不过,生产力促进局总裁冯永业表示,因为该基地属于非牟利组织,所以只会以取得收支平衡为目标。“深港生产力基地标志着生产力促进局推动内地与香港科研产业合作的重要里程。”冯永业说,基地将协助两地企业创新产品和科技,推动工业升级转型,也可以进一步支援珠三角的港商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