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低开高走 沪指站上4400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3月末我外债余额$3315.62亿 黑石大跌 国家汇投公司亏损5亿美元  -5油企获首批原油经营资格 民企可经销成品油 高额投资成门槛 -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2.78% 社科院称GDP应控制11%内 -中国今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西部电网三大工程今起施工 供电能力将大大增强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7 月 0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记者昨日从深圳供电局获悉,从今天起,在前后一个月时间内,深圳供电局将相继对220千伏育新变电站、220千伏前象线以及220千伏安象线等三大工程进行架线建设和接入电网系统工程,这是为保障深圳电力供应,增强电网输电能力所采取的一项有力措施。为配合三大工程施工,届时西部的主要输电线路将相继实施停电,停电及工程施工将影响到当地31座变电站,宝安区大部分街道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为确保施工期间居民及重点单位用电,供电部门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加强沟通,并通过科学精细调度、认真做好错峰安排、尽量缩短工期、加强服务等措施,尽量将施工影响降到最低。

宝安区错峰用电范围将扩大

据深圳供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三大工程施工期间,深圳电网需要连续大范围实施错峰、限电配合,限电均集中在深圳西部电网,其中主要受影响的是220千伏奋进、公明、象山、腾飞、平安等变电站,受限制的线路主要集中在鹏公甲线、鹏公乙线、前平甲线、前平乙线以及鹏象线、鹏腾线。

据介绍,受此次停电施工影响的主要是宝安地区,其辖区内除石岩、大浪、民治街道基本不受影响外,其余街道都将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限电范围较广。为保障居民和重要用户用电,宝安区多数工业企业将参与大范围错峰,错峰强度比平日有所加大,具体安排如下:

7月5日至11日,育新站工程施工,220千伏鹏公甲、乙线停电,腾飞、公明、奋进等31个变电站受影响,限电涉及地区包括:公明、松岗、沙井、福永、观澜、光明、西乡、龙华(部分)以及大浪(部分)。为确保广大居民和重点单位用电,停电期间,宝安地区全部工业企业(含百强)将参与错峰,在此期间,参与错峰企业不能安排使用市电进行生产,仅保留生活用电。

7月15日至24日,前象线工程施工,220千伏前平甲、乙线停电,受影响变电站及涉及地区与育新站工程相同,停电期间,宝安区普通工业企业参与错峰,部分区域百强企业需参与错峰。

7月28日至8月初,安象线工程施工,220千伏鹏象线、鹏腾线停电,象山、平安、观澜等26变电站受影响,限电涉及地区为公明、松岗、沙井、福永、观澜、光明、西乡。停电期间,宝安区普通工业企业参与错峰,在错峰日早上6点至24点不能使用市电进行生产。

西部电网供电能力将大大增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入夏以来,深圳电网负荷屡创新高。6月29日,深圳电网负荷首次突破900万千瓦水平,达到了901.8万千瓦的历史新高;7月2日,更创下了921.9万千瓦的新纪录。这其中,宝安区用电负荷占了深圳电网负荷近一半,并且,近年来该区用电负荷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

来源: 深圳商报

相关文章:
国家电网整合金融资产 出售山西证券3.84%股权
7月高峰电力偏紧 南方电网调动全网资源支持广东
国家电网公司有意涉足燃料乙醇 投资成本较高
世界首个大电网安全稳定实时控制系统在江苏试运行
“桑美”重创宁德电网 宁德“电建铁军”抢修保供电
万亿元蛋糕引诱国际电力巨头抢进中国电网投资
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负责人称今夏京津等地区仍缺电
国家电网寿险公司登场 金融扩张计划拉开序幕
国家电网"十一五"技改工作展开项目超过八千
中俄电网考虑跨国联通 能源战略新选择外电内送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