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府职能
加大监管力度
潘自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有四点建议:一是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环保部门的职能与权力;二是建议国家大幅度提高环境保护研究和监管的预算,增加环境监管研究的投入,包括对环境监管方法、监测方法和仪器、环境评价方法和环境法规研究等费用的支出应有保证,为建立先进的监测体系、完备的执法体系提供支持;三是建议加强外部成本研究,排污收费至少不应低于外部成本;四是建议开展能源环境评价。
我国能源环境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特别是燃煤发电,同时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也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例如,通常认为只有燃煤发电产生温室气体,实际上各种能源均产生温室气体,只是程度不同。如果不进行全面研究,就很难制定有效的能源政策,也很难从源头上治理污染。
郝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有两点建议:一是加强环境保护在能源战略及规划中的约束性地位。我们面临由于能源生产与消费导致的多尺度大气污染问题。在城市角度上,不少城市的空气质量亟待改善,我们不仅要关注一次污染物,更要关注微细粒子和臭氧等二次污染,关注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全球角度上,我们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能源战略和规划中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的约束性地位,把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污染治理纳入能源发展战略中。国家环保总局要在环境战略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第二,监督和管理到位是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关键。结合二氧化硫来讲,目前看,在脱硫方面环保部门的工作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但压力仍然很大。合格的操作运行人员是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要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脱硫剂的质量也是实现高效减排的重要条件,对脱硫剂要提出质量要求;提高连续监测系统数据的可信性。我国最近推出了脱硫特许经营,这有助于将运行状况与经济挂钩。管理与监督到位,才能真正发挥脱硫工程的效益。
刘更另(中国工程院院士):
治理污染必须加强对各种污染的监督和管理。我举两个面源污染的例子。我曾调查了某县一个乡的水库,水库常年存水5600立方米,被乡里出租给养鱼户养鱼后,每年存水2000多立方米。不仅如此,养鱼户每年向水库投放磷素化肥、氮肥3吨至4吨,猪粪、鸡粪1吨至2吨。这样鱼是肥了,高产了,但是水体被严重污染。过去这个水库里的水是能饮用的,现在用来洗衣服都不行了。这个乡有7个水库,出租了6个给养鱼户,只剩1个用来解决老百姓的饮水问题。这说明,一些地方仍只顾发展经济,忽视环境保护,不顾群众利益。
这种现象在一个被称为“百库县”的地方也存在,我考察了那里的70多个水库、水塘,很大一部分是包给农民养鱼,水质明显变差。建议国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对一些承担着为城市调水任务地区的农民给予补偿,使他们不投料养鱼生活也能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