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一扇厚实古朴的木门,你就好像打开了一幅精美的画,进入了一个梦幻中的“木雕王国”,抬头望一望,那些仿佛在墙壁上安了家,做了巢的飞禽、走兽、人物,仿佛要跃下来。恍惚间,你会觉得这里的每一块木雕,都仿佛有自己的生命。
走进和平众多的客家民居,不禁让人惊叹于这些精美绝伦的客家木雕。
随着全市文物普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平一批规模宏大、风格讲究的客家民居陆续被发现。它们占地面积数千上万平方米不等,大部分是在明清以及民国时期所建。在这些散居的客家村落中,一座座青砖灰瓦的建筑,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一些客家木雕。这些木雕有的已残破不堪,但是也有的保存得比较好,显示出它特有的艺术魅力。
这些传统木雕艺术多以岭南植物、菜蔬、动物题材,以民间的比喻、谐音替代等手法来表现吉祥如意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最常表现的有“荔枝”、“菠萝”、“香蕉”、“木瓜”、“蝙蝠”、“三阳(羊)开泰”、“鱼跃龙门”等。这些客家雕刻艺术既继承了中原遗风而又有所创新,反映了独特的客家风情。
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木雕
在林寨镇,上了年纪的村民回忆起那些气派的大宅院的木雕技艺之美妙,如今还绘声绘色。他们回忆最多的就是保存良好的谦光楼。进入谦光楼内,下厅屏风中央匾额写着“燕翼贻谋”,与屏风里雕刻的镀金色花木图案交相辉映,在一个不显眼的横梁上,雕有龙、宫殿、水草、鱼虾,其中最绝的要数鱼,有躺着的鱼,有睡着的鱼,更有全国少见的头似龙,尾巴似鱼的“鱼化龙”。两边侧门上有浮雕壁画,螃蟹戏鱼、猴子摘桃等等,更叫人惊叹的是“天伦之乐”,一只老母鸡引着两只小鸡正在兰花丛中觅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些都反映了客家先祖的过人的智慧和高超的手艺。
客家古民居,特别是木雕艺术,为研究河源客家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难得的重要实物资料。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和一批批老匠人的离世,和平这些民间木雕艺术有些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同时由于城乡新建,大批古民居中的各种木雕艺术,受到自然风吹雨打日晒的损害,以及人为的拆掉、挖去、撬断、劈开,破坏现象非常严重。
在和平小镇长塘,对木雕有一定研究的南国木雕工艺厂经理余彩华说,要出一件精品之作,离开了师傅不行,现在和平发展木雕最缺的就是师傅。余彩华计划从今年开始,用10年时间,培养一批木雕后备人才。如今一大批长塘子弟被送到“中国木雕之乡”浙江东阳去培训。另外,他还注册成立了东方木雕艺术研究院,为各地木雕师傅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
木雕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经济社会日渐式微已经见怪不怪,虽然市场不怎么需要,要形成产业已经很难,但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它是有保存价值的,要全部放弃又显得十分可惜。要挽救传统工艺,保护传统工艺,恐怕也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做到的,这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