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受冷遇
中国人崇尚孝道、尊敬父母,然而却不善于表达感情,尤其对父亲,正如父亲不善于对子女表达爱一样。因而,有伦理学家认为,60多年前,当中国发起设立属于自己的“父亲节”之时,这种不善表达的传统也影响了父亲节的推广和普及。
天津伦理学会副会长、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教授赵士辉向记者介绍,在封建时期,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较高,更多地承担经济责任。那时候人口多,为养家糊口,父亲必须劳苦奔波,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就更多地落在了母亲身上。因此,孩子多与母亲感情更深,而和父亲接触较少,自然比较疏远。这是造成父亲与子女之间不善表达感情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八八父亲节”受到冷遇的一个因素。
不过在男女平等的今天,母亲与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均等,父亲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子女的某些生活习惯、思想作风,都与父亲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因此赵教授认为,不管是8月8日,还是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庆祝“父亲节”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子女的感恩意识,值得宣传推广。
当年“父亲节”
南热北冷为哪般
从1946-1947年天津和上海媒体报道来看,“八八父亲节”的庆祝活动呈现出“南热北冷”的态势,当上海各界积极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之时,天津本地却未有见诸报端的庆祝活动。这是为什么呢?既然从1946年起,国民政府就已宣布承认父亲节,将父亲节定为具有法定意义的全国性节日,为何在南北两地对待节日的态度上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专门从事近现代历史研究的江沛教授。
江教授介绍,1945年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抗战取得了最终胜利,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在反对外来侵略中获得彻底胜利的战争,这胜利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但是,中华民族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无数父亲失去了儿子,无数儿子失去了父亲。因此,在抗战胜利之时,人们需要一个节日来寄托哀思、期盼幸福生活。“战争总算结束了,在寄托哀思的同时,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重建家园。这一节日的设立就反映了民众的这一需求。”于是,“八八父亲节”便应运而生。
然而,在推行“父亲节”的过程中,南北不同城市却不得不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等差异的影响。
“1946年,华北地区已成为中国内战的主战场,处于战火中的天津老百姓,哪有心思过父亲节?”江教授说。
连年战火容易让人产生末世情怀。1943年前后,在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期,重庆曾有民谣用“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来形容当时的状况,人们觉得抗战胜利遥遥无期,由此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行乐思想。江教授说,内战时期的人们也普遍具有这种情怀,上海也不例外。据此推测,在当时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上海,民众也许把这一节日看成了生活的一种装饰,“起码看起来像是在过正常的生活”。
同时,上海对“八八父亲节”的相对重视,江教授认为,与城市更为西化有关。在相对开放程度较小的北方,人民更注重那些与时令有关的传统节日,“对于突然设立的‘父亲节’,接受起来显然更困难一些”。 (巩胜男 李宁 城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