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橙是清代著名学者、思想家龚自珍的长子,在晚清学界是一个比较有名的人物。他初名珍,后改名橙,字公襄,又字孝拱,以字行。生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死于何年何月不详,人称“晚年卒以狂死”。
我国有盖棺论定的说法,即认为一个人死后,其一生的是非功过就可下定论了。而龚橙去世已一百多年,对他至今犹人言言殊,还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不少人把他和英人焚烧圆明园一事牵扯在一起,说他是导英人焚园的罪魁祸首,因此骂他是汉奸,卖国贼;有人则认为:并无此事,他是被忌恨者所诬陷的。
这桩公案中,究竟孰是孰非,在正史中很难找到材料来说明,在所谓野史以及当时的笔记小说上却众说纷纭,正反两方的都有,而持贬损态度的为多,如:
“康申之役,英以师船入都,焚圆明园,半伦(被认为龚橙自取之号)实同往,单骑先入,取金玉重器以归。”(见易宗夔《新世说》卷六“任诞”)
“或曰圆明园之役,即龚发纵指示也。”(见李伯元《南亭笔记》卷六)
我国自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清廷腐败无能,饱受帝国主义的侵凌,国土日蹙,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莫大的损失。因此广大民众对“洋鬼子”恨之入骨,而对于某些号称中国人,在对外作战中,却认贼作父、为虎作伥之徒,更是痛心疾首。《新世说》是民国时期出版的一本比较著名的笔记小说,其作者易宗夔,在戊戌变法期间曾为《湘学报》编撰,又在不少进步报刊上发表文章,是个名传遐迩的人物。《南亭笔记》的作者李伯元,也是当时著名的作家。龚橙“导英国人焚烧圆明园”这件事,经他们一宣扬,就“三人成虎”,在一些人的脑子中定了格。因此,在一百多年中,龚橙一直成为咸丰皇帝的替罪羊,受到众人唾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