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木隆派的开场戏温巴舞(蓝面具)。西藏自治区藏戏团演出。
在白面具藏戏基本形成的同时,宗教寺院戴面具进行表演的跳神乐舞“羌姆”开始产生。据《莲花生传》载:“译经师在桑耶寺慈氏州译经完成以后,由长老持经绕孜务殿三周,排成行列,戴上假面,击鼓跳舞,为所译经典开光。”11世纪,藏传佛教后宏期开始,受到希腊文化影响的键陀罗艺术大量进入西藏,包括宗教面具进入,如“现供奉于萨迦寺的黑色依怙面具是九百年前由一位印度祖师赠给仁钦桑布的,后来一直成为该寺萨迦神舞的主要形象之一”。④随着宁玛、噶举、萨迦等各个教派的形成和急剧发展,先后都按照各自的教义创建、发展并盛行跳神,也开始塑造种类丰富的各种忿怒的和善静的神像面具。一直到14、15世纪,香巴噶举派著名高僧珠钦·唐东杰布⑤,为募捐集资修建铁索桥而组织艺术演出,以古老的白面具藏戏为基础,吸收了民间歌舞、原始祭祀图腾舞蹈,包括宗教舞蹈的面具艺术因素,创建并形成了后来大为盛行的蓝面具藏戏。
卢米尔·吉赛尔在其所著《西藏艺术》中说,“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中原汉地艺术对西藏艺术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致使西藏艺术古老传统产生了突变,于是在西藏出现了汉藏风格混合的艺术形式。”特别有意思的是,布达拉宫浩如烟海的壁画中,有一幅明显是反映汉族和尚头顶着面具,手拿一把折扇进行表演的场面,伴奏的乐器除了藏族传统的鼓钹外,增加了一面来自内地的铜锣。这在西藏特别是并非靠近内地的藏区,是很难见到的,是内地和尚带来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的写真。因此,尼玛次仁说:“面具艺术起源于上古图腾崇拜,在华夏文化中有漫长的发展史,形成庞杂而完善的艺术体系,伴随图腾艺术和表演艺术向各方面辐射,在人类文化中造成了相当深广的影响。藏戏面具折射出华夏文化共同土壤与共同心理因素,打上了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印痕……如元朝以后,汉文化中求吉祥嘉庆的内容的罗汉、寿星等直接吸收在藏戏面具中。在布达拉宫的供养人和大小和尚面具,四川德格藏戏中清代士兵的服饰,完全是中原文化的面貌”。到17、18世纪,以布达拉宫扩建定型为象征,藏传佛教的造型艺术和民间的、宗教的动态表演艺术,发展到自成独特体系和风格的时期。特别是从17世纪到20世纪的初叶,蓝面具藏戏的面具艺术,从古老稚拙到精致瑰丽一应齐全。各类人物、神魔和动物精怪的面具系列,在整个西藏面具艺术中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