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热乡藏戏团演出的藏戏《苏吉尼玛》。
藏戏面具艺术的悠久历史
每一个有幸观看过藏戏演出的人,无不被其古朴、怪诞、神奇、瑰丽的面具所吸引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藏戏面具,藏语为“拔”,即面具的意思。藏戏面具的殊胜风貌和独特神韵,是藏民族特殊的生存环境、风土习俗、宗教信仰决定的。它在藏戏形成之初就已经出现,其最早来源当与藏族原始宗教苯波仪式中戴面具的拟兽图腾舞蹈有关。
如在苯教巫师的祈神仪式中就有“狐狸皮帽头上戴,半截破鼓手中拿,木制鹿头带双角,纸糊牦牛面捏羊……”①这种拟兽图腾舞蹈在藏族早期的民间艺术表演中也有很多体现。《西藏王统记》记载,松赞干布颁发“十善法典”举行盛大庆祝会时,“或饰犀牛或狮虎,或持皮鼓跳神人,以各种姿态献乐舞”。据《桑耶寺志》记载,在桑耶寺落成开光典礼上,“各个演员进行精彩的表演。第一天,只见在药王山嫩噶和扎琼两峰的阳坡上,猛然出现了梅花鹿。表演者牵着它绕场一周”。这个梅花鹿,显然是由演员身披鹿的面具来扮演的。
人物戴面具表演的艺术形式,很早就形成了。如反映7世纪中叶著名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大唐文成公主这一历史事件的大昭寺壁画《文成公主入藏欢庆图》,在万人空巷倾城而出歌舞百艺欢庆演出浩大场面的中心位置,有一牧民戴白山羊皮面具作逗引两头牦牛舞蹈的场面,其表演形式与早期白面具藏戏完全一样。藏族早期的民间鼓舞十分发达,相传8世纪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修建桑耶寺时,正殿屡建屡塌,疑是当地苯教魔妖作怪,于是莲花生大师作法降魔,从各地招来许多民间鼓舞队,鼓舞的表演“使桑耶寺的魔妖精怪们被吸引住了,于是该寺终于顺利建成”②。今天乃东县哈鲁岗乡还保留着当年曾参加过桑耶寺修建和后来几次大规模维修落成庆典演出的十分古老的鼓舞,其领舞师面具与早期藏戏中“阿若娃”③的白山羊皮面具完全一样。这也清楚地反映在桑耶寺康松桑岗林王妃殿壁画有关桑耶寺落成典礼的庆典场面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