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艺术迄今有几百年的历史,她独特的美学特征,在众多的少数民族戏剧艺术中尤其受到人们的厚爱,被誉为“高原雪莲”。作为整个藏族文化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族舞蹈,它的历史更长更远,而且被多种艺术形式作为具体的表现手段,在藏戏中也享有一定的地位。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地区,民间藏戏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每逢新春佳节,自发的、以乡村为单位的演出队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演出活动。这一传统的演出活动是在露天广场进行的,演员都带假面具,不用任何布景,伴奏乐曲也只有一鼓一钱。在表演上讲求唱、舞、韵、白、技、表,合称为“六功”。演出的剧目以八大藏戏为主。
八大藏戏的故事都是非常优美的,其中《诺桑法王》就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剧目之一,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诺桑法王》在民间演出时需要七天之久。它主要以唱、韵、白这一表演方式表现剧情。和其它藏戏剧目一样,它的唱腔、帮腔以及韵、白均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剧中男角色的唱腔高亢宏亮,雄浑而激越;女角色的唱腔委婉动听,美妙而富有无穷魅力,听后令人回味无穷,并有不少唱段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这充分说明藏戏艺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尽管如此,由于它主要偏重于介绍故事情节,不太重视刻画人物,内容分散,节奉拖沓,所以整个演出还是显得古老而呆板,舞蹈也比较单调。在七天之久才能演完的《诺桑法王》中,只有很简单的小段舞蹈在每场戏中起穿插作用,与剧情发展脱节,甚至为舞蹈而舞蹈。
根据传统藏戏《诺桑法王》改编的大型藏戏《意乐仙女》是我国少数民族剧苑中开放的一朵新花。它从古老的广场民间艺术发展到现代的舞台艺术,有一番艰苦曲折的过程。它的出现,是对传统的广场民间藏戏所做的一次大胆而卓有成效的革新和发展。《意剧》曾到我国深圳、广州、南昌、上海、南京、济南、武汉、北京、香港等地巡回演出,受到了国内广大观众、香港同胞和专家们的热烈欢迎。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该戏在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该剧曾获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颁发的优秀剧目奖。本文试图通过在大型舞台藏戏《意乐仙女》)编舞工作中的一些尝试,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意乐仙女》是根据传统藏戏《诺桑法王》改编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寻香天国公主意卓拉毛(即意乐仙女)为解救俄登国国王诺钦因强征为殡妃的五百民女而下凡人间,与俄登国王子诺桑结为夫妇。为完成这一使命,意乐与王子诺桑的另一妃子顿珠华姆和诵经法师哈日展开了一系列的生死斗争。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曲折斗争中,揭示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一真理,歌颂了诺桑王子与意乐仙女坚贞不渝的爱情。我认识到,该戏的这一主题,必须要通过对意乐仙女和诺桑王子的性格刻画来体现。为此,我在编舞工作上刻意地追求舞蹈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以及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艺术效果。
《意剧》包括序幕、尾声共有九场戏,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在每场戏中都要有不同风格,不同内涵,不同层次的舞蹈出现。比如说剧中“出征”一场戏,剧情要求这一场要有一大段舞蹈来表现出诺桑王子和藏族将士们个个威武雄壮,宫廷内外文武大臣、良民百姓都在送行,整个舞台十分庄严的气氛。
在导演的构思中,这场舞蹈的份量是重的。因此,在舞蹈的构思、设计、以及舞蹈素材的选择上,要把藏族的民间舞蹈与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与特定的历史环境结合在一起,主要表现以王子为首的藏族将士们。比如在设计舞蹈的出场动作时,最初运用了一般京剧艺术中最常用的基本步伐“圆场”步。这一形式用于舞蹈的出场,效果气氛都十分理想。可是经过几次的实践,虽然感到效果很好,但京剧味较浓,没有藏族特点。本着藏戏要突出民族风格这一宗旨,动作注重挖掘本民族的艺术素材。于是放弃了“圆场”步,吸收了西藏藏戏中的“骑马步”动作来作为出场动作。这一舞动既不同于蒙古舞的马步,也不同于哈萨克舞的马步,它是具有藏族风格与特点的马步。在运用中,我首先在节奏上进行了调整,由缓慢改为较快,加强了“勾脚前踢”动作的跳跃性和上身的前倾、拧斜幅度,使整个动作显得很有冲击力,表现出一种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气势。这样,出场舞蹈既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又有出征的阵势和气氛,收到了高于“圆场”步的效果。
诺桑王子与士兵们手的舞姿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动作,这一动作虽小,但关系是很大的。为了避免与其它戏曲艺术中一般武士都惯用的“山膀式”手势,需设计出具有藏族特点的手势。为此,我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在细心观察藏族群众生活中的神态举止时发现,寺院的活佛们相互行礼时的动作(右手在胸前立式)很有造型性,只要精心加工,就是一个很好而又很有特点的手式舞姿。于是,设计了由五指拚拢为弧口撑大,手臂推移前方,成为“立掌式”姿态。通过演员的发挥,这一手势显得颇有特点,从而成为诺桑王子在全剧中的典型代表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