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从18世纪初到21世纪末的400年,无疑是世界现代化的大舞台。本章研究的时间跨度约为400年(1700~2100年),研究方法包括过程分析、时序分析、截面分析和情景分析等,研究对象包括世界整体的现代化、世界六个领域的现代化和世界范围的国家现代化,研究内容涉及世界整体、世界六个领域和131个国家的100个分析指标等,包括世界现代化的过程、结果、动力和模式研究,包括世界生活、结构、制度和观念的现代化研究等。这种研究加深了对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现实和前景的认识。
首先,世界现代化的事实和前景。2006年世界人口超过65亿,联合国会员国有192个。关于世界现代化的事实和前景的分析,只能是一种概览,不可能面面俱到。比较重要的事实包括:世界现代化的起点、终点、阶段、结果、结构、国家、人口、完成时间和国际追赶等;比较重要的前景包括:21世纪世界现代化的路径、水平、结构、国家、人口和国际差距等(表1-95)。
① 世界现代化的事实:18~20世纪发达国家约占12%~15%(约有12~20个国家),100年里发达国家降级概率约8%~23%,发展中国家晋级概率约1%~5%;2006年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约有35个,2006年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约有29个,2006年享受现代化生活的人口约10亿;20世纪成功晋级发达国家的国家包括芬兰和日本等。
② 世界现代化的前景:21世纪世界现代化约有三条路径,2100年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世界先进水平大约是2005年的5倍,世界平均水平大约比世界先进水平落后50年;21世纪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将达到99~107个,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将达到84~89个;大约44%的分析指标的国际差距可能扩大,大约42%的分析指标的国际差距可能缩小;大约2~4个发达国家可能降级为发展中国家,大约1~5个发展中国家可能晋级发达国家;享受现代化生活的人口将达到12~17亿,其中,新增人口约2~7亿。按7亿计算,约5亿可能来自发展中国家。
③ 21世纪具有很大不确定性。21世纪的影响因素很多,许多因素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本章关于世界现代化的前景分析主要是基于1980~2005年和1990~2005年的年均增长率的估算。这种线性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只能提供未来情景的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准确的预测。
其次,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启示。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可以获得很多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① 世界现代化既是一种世界潮流,也是一种社会选择。选择现代化的国家就会推进现代化,但不同国家是不同步的。拒绝现代化的国家和社会,就会努力保持原有(现存)生活方式;虽然社会变化也会发生,但与人类文明前沿的物质生活差距会逐步扩大。
② 世界现代化既是一种文明进步,也存在不少“副作用”。不同阶段的副作用不同。第一次现代化的副作用包括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贫富差距和经济危机等。第二次现代化的副作用包括信息鸿沟和网络犯罪等。上一个阶段的“副作用”,可以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解决上一个阶段的“副作用”,可以成为下一个阶段文明进步的新方向。
③ 世界现代化以国家为基础,以世界为舞台。一般而言,国家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基本单位,世界现代化的国际体系是国家现代化的竞争环境。国家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共同决定了国际体系的结构和变化,国际体系和国家自身努力共同决定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及其变化。世界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国际竞争和国际体系变化的大合唱。
④ 世界现代化既有普遍的基本共性,也有广泛的多样性。在世界现代化的每一个层次和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发现大量的共性特点,从世界生活、结构、制度到观念都有一些共性;同样,在世界现代化的每一个领域和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发现大量的多样性,包括水平、速度、模式和形式的多样性等。世界现代化的共性和多样性,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客观规律的两种形态。
⑤ 世界现代化既有国际分化,也有国际趋同。一般而言,经济效率的国际差距扩大,经济结构的国际差距缩小,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国际趋同;人均收入的国际差距扩大,社会结构的国际差距缩小,如城市化和教育结构的国际趋同;政治行为的多样化,政府结构的国际趋同;文化观念的多样化,文化产业和文化设施的国际趋同等。分化和趋同发生在不同方面。
⑥ 世界现代化既需要纵向比较,也需要横向比较。世界现代化的纵向比较可以反映人类文明的进步,可以分析国家绝对水平的提高。世界现代化的横向比较可以反映文明发展的国际差距和地理分布,可以分析国家相对水平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如果国家绝对水平提高的速度慢于其他国家,那么,它的相对水平和国际地位就会下降;反之则上升。世界现代化的国际比较必须是科学合理的,有些指标不宜进行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如语言等。
世界现代化的国际比较可以发现很多重要事实。例如,世界现代化的截面结构是它的历史结构的一个缩影,人类文明的截面结构是它的历史结构的一个缩影;2000年人类文明的截面结构是从人类诞生到2000年的人类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2000年世界现代化的截面结构是从世界现代化起步到2000年的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发展中国家可以在发达国家看到自己未来的文明结构和生活质量的缩影,但不同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会有差别。
⑦ 世界现代化存在“马太效应”,人均收入的国际差距不断扩大。在国际体系中,虽然多数国家人均收入都会提高,但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低收入国家相对贫困化。如果以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人均GDP为分析指标,从1960年到2000年,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的绝对差距从约8584美元扩大到25767美元,相对差距从42倍扩大到66倍。如果以按1990年价格计算的人均GDP(PPP)为分析指标,从1960年到2000年,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的绝对差距从约6577国际美元扩大到21163国际美元,相对差距从6倍扩大到21倍。
⑧ 世界现代化没有最佳模式,只有理性选择。在过去300年里,有些国家保持发达国家的地位,有些国家成功晋级,有些国家地位下降;比较它们的发展模式,没有得到具有明显倾向的结果(表1-96)。地位上升的国家,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既有工业化优先、民主化优先和城市化优先模式,也有经济优先、教育优先和协调发展模式等;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既有知识化优先、信息化优先和生态化优先模式,也有协调发展模式等。所以,不同国家需要研究和寻求自己的合适模式,而不是简单模仿其他国家的做法。
⑨ 世界现代化的国际体系基本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可以变迁。在过去300年里,在131个统计数据比较齐全的国家中(2000年人口超过100万的国家),发达国家的数量约为12~20个,比例约为12%~15%;发展中国家的数量约为89~113个,比例约为85%~88%。在100年里,发达国家降级概率约为8%~23%;发展中国家升级概率约为1%~5%。
⑩ 21世纪发展中国家仍有成功机会,但晋级发达国家的概率比较小。依据过去300年的历史经验,21世纪发达国家将有20个左右,发展中国家有100多个,约1~5个发展中国家有可能晋级发达国家;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将争夺5张晋级发达国家的门票。21世纪享受现代化生活的新增人口可能约有7亿,其中,大约5亿可能来自发展中国家;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有可能达到80~100亿;大约100亿发展中国家人口将争夺5亿张享受现代化生活的门票。(摘自: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 何传启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