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国际体系层次的现代化过程的结果是国际体系的变化。
——国际体系的国家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发达国家的比例约为13%~15%。
——国际体系的发展水平提高。进入现代化的国家数量增加,国家比例提高。
——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可以变化。1700~1970年,发达国家降级概率约为38%,发展中国家晋级概率约为9%。
——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可以变化。1970~2006年,发达国家降级概率约为20%,发展中国家晋级概率约为5%(如果把地位波动国家计算在内,概率约为9%)。
——国际效率分化,例如,人均收入的国际差距扩大,欠发达国家相对贫困化等。
——国际结构趋同,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的结构趋同,现代性普及程度提高。
——国际体系内部,发达国家存在多样性,没有两个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结果是完全一样的。
(2)现代化过程的目标
一般而言,国家是现代化的基本行为主体。下面讨论国家层次的现代化目标。
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国家现代化的目标主要有三个。第一个目标: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第二个目标: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完成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型。第三个目标是一个动态目标,指追赶、达到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其次,从政策角度分析,国家现代化的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个目标是国家进步目标: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互利共生等;这些目标可以具体化。第二个目标是国际地位目标:追赶、达到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发达国家的政策目标是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目标是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现代化的动力
现代化的动力涉及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涉及动力因素和动力机制两个方面。
(1)现代化过程的动力因素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过程,必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的作用不同。有些因素有促进作用,有些有抑制作用。促进作用比较大的影响因素,可以称为现代化过程的动力因素。
首先,微观层次的影响因素。微观因素包括个人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现代化是由人完成的,人的行为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心理因素有:好奇心、好胜心、虚荣心、上进心、事业心、恐惧感、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民族感等。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这些因素必然影响人的行为和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种社会行为,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社会因素有:知识、制度、观念、结构、历史、传统、家庭、组织、利益、权力、地位、稀缺、资本、资源、市场、创新、适应、交流、合作、冲突和竞争等。它们影响社会选择和社会行为,影响现代化。
其次,宏观层次的影响因素。宏观因素包括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等。
现代化的国内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自然环境等。
现代化的国际影响因素包括:国际体系、国际地位、国际地理、国际互动、全球化等。
其三,现代化的动力因素非常多。微观和宏观层次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其中的部分因素的促进作用比较大,可以作为动力因素。例如,创新、竞争、适应、交流、国家利益和市场需求等。其中,创新是现代化的根本来源,竞争是现代化的激励机制,适应是现代化的自调机制,交流是现代化的促进因素,国家利益是国际竞争的主导因子,市场需求是产品创新的主导因素。在发达国家,创新作用比较突出;在发展中国家,交流作用比较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