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文明形态现代化的原理。文明形态现代化是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现代文明的形成、现代文明的发展、现代文明的转型和现代文明的国际互动,都具有路径、内容或形式的多样性。下面分别讨论有关过程的多样性。
——现代文明形成有三条路径(图2-26)。现代文明形成是文明形态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传统文明的三个作用。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明没有消失,而是长期存在并继续发挥作用。传统文明的作用大致有三种(图2-27):① 积极作用,有些传统文明要素是创新的原料,有些传统文明要素如文明遗产可以增加文明多样性等;② 消极作用,有些传统文明要素会阻碍文明创新等;③ 中性作用,如影响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和文明创新的方向选择等。
——文明创新具有多样性(图2-28)。文明创新是现代文明形成和发展的一条路径,具有形式和路径的多样性。内容创新是微观层次的,形态创新是宏观层次的,体系创新是连接微观和宏观的桥梁;内容创新和体系创新是重要基础,形态创新是内容创新和体系创新的集中表现。
——文明体系创新的原理。文明体系创新是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明遗产、现实文明和新文明之间的复合互动过程(图2-29);它包括文明创新、文明交流、文明扩散、文明学习、文明退出和文明遗失等多种作用路径。文明体系创新的宏观表现主要是现实文明的结构变化,它包括传统文明比例下降、现代文明比例先升后降、后现代文明比例上升等。
——文明发展有三个判据。文明发展是文明形态现代化过程的一种形式。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文明发展的三个判据是: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进步,有利于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这三个判据需要有所补充(图2-30)。
——文明转型具有多样性(图2-31)。文明转型是文明形态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内容。
——国际互动具有多样性(图2-32)。国际互动是文明形态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内容。
其四,国际体系变化的原理。国际体系变化遵循的原则包括:进程不同步、分布不均衡、结构稳定性和地位可变迁等(表2-27)。在现代化的结果分析时还会讨论。
3、现代化的结果和目标
现代化过程的结果,与现代化过程的时间跨度和覆盖范围紧密相关。现代化的目标,与现代化的行为主体有关,可以从理论角度和政策角度来认识。
(1)现代化过程的结果
一般而言,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的主要结果。目前,关于现代性的讨论有两种方法:阐释主义的思辨、实证主义的归纳。如果没有明确的时间边界和地理范围,关于现代性的讨论更多是一种思辨。关于现代性的阐释的文献非常多。下面主要讨论现代性的实证主义的归纳。
首先,研究和归纳现代化过程的结果,一般应注意四个要点(表2-28)。
其次,国家层次的现代化过程的结果包括现代性(表2-29)、特色性和多样性的形成、国家水平变化和副作用(副产品)等。迄今为止,没有两个国家的现代化结果完全一样,国际差别有大有小,不同国家各有特色。不同国家的特色性、持续存在的部分传统性和副作用等,组成现代化结果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图2-33)。相对而言,如果说现代性反映了现代化的本质属性,那么,特色性主要反映了现代化的形式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
——国家现代化的结果,既有现代性(共性特征),又有特色性(个性特征)和多样性。
——现代性与传统性不是完全对立的。第一和第二现代性都可以包含传统性的部分内容。传统价值没有完全消失,部分传统价值持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如文化遗产等。
——现代化过程可能会有副作用(副产品),但不是绝对的。不同国家的副作用可以不同。
——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变化。主要包括:国内绝对水平的提高、国际相对水平的变化。国际相对水平的变化,导致国家的国际地位的变化。
——根据1970年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的现代化结果,第一现代性的特点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科层化、制度化、理性化、世俗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标准化、专业化、市场化、集中化、分化与整合、流动化、福利化、高效化、非农业化(农业比例下降)、现代科学和能源、大众传播和普及义务教育等;副作用包括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和人性的淡化等;部分传统价值持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如文化遗产的作用等。
——根据2006年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的现代化结果,第二现代性的目前特点包括:知识化、信息化、服务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性、多元化、分散化、绿色化、生态化、非物质化(物质和能源密度下降)、非工业化(工业比例下降)、郊区化、城乡平衡、终身学习和普及高等教育等;副作用包括信息鸿沟、网络犯罪、国际风险、不确定性和国际不平等扩大等;部分传统价值持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