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双机起飞。
试飞员迎着朝阳开始了一天的科研试飞工作。
在中国西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隐藏着一片神秘绿洲。这里绿树成荫,碧波荡漾,但上空呼啸而过的战机,惊心动魄的隆隆炮声,提醒人们这里的特殊之处。这里是我国唯一的集科研、试验、训练、作战功能于一体的航空、防空武器大型综合试验训练基地,歼10战机就是在这里通过测试,获得了“准生证”。
近日,在基地建场50周年之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揭开了基地的神秘面纱。
签发战机导弹“准生证”
2003年12月25日,歼10最后一次打靶试验在大漠进行。
歼10升空,导弹直扑百余里外的目标,与靶机遭遇时,那一团火光如同庆祝胜利的礼花,在戈壁上空绽放。基地指挥控制大厅里一片欢呼。歼10飞机靶试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够独立研制和生产第三代战机的国家。
2005年1月9日,歼10再次在大漠上空击落靶机。只不过,这次试验的对象是国产最新型空空导弹。从歼10到与之相配的新型空空导弹,标志着中国空军完全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航空武器装备正式形成战斗力。
歼10的试验,仅是基地完成我国航空防空武器装备试验任务的一个缩影。基地担负的靶场试验,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只有在这里取得“准生证”,新型武器才能生产并装备部队。
半个世纪以来,空军所有国产第一、二、三代航空、防空导弹,都是经这个基地试验定型后装备部队;我军首架第三代多功能作战飞机和多型特种武器等高新装备的试验任务都在基地完成;“长空一号”无人驾驶靶机、超音速无人机等也都是这里完成的。
基地见证了中国空军的发展,1958年,毛泽东签署命令,决定在巴丹吉林沙漠组建空军某试训基地前身之一——中国航空武器试验训练靶场。1959年12月,在我国空域成功发射了第一枚空空导弹;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从这里运往爆区。2003年,经中央军委批准,空军将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3个不同类型的试验训练基地和一个训练机构合而为一,形成了今天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