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方精云,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长江特聘教授,生态学系主任。主要从事植被生态学、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植物生物地理学的研究。他建立了我国陆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变化,较早地开展了碳循环主要过程的野外观测,构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尺度的陆地碳循环模式,为我国陆地碳循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系统研究了我国大尺度的植被动态及时空变化,揭示了我国植被生产力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异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规律;系统开展了我国植被分布与气候关系的定量研究,提出了基于植被气候关系的我国植被带划分的原则和依据,首次采用统一的调查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山地植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
12.穆穆,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现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研究专题。
13.龙以明,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非线性分析与辛几何,特别是非线性Hamilton系统,变分方法,辛道路的指标与其迭代理论,临界点理论,椭圆型偏微分方程,N体问题,中心构型等。
14.王恩哥,现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时任香港大学Honorary教授。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轻元素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理性质; 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受限系统中水的行为与特性。
15.张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主要从事X射线激光和强场物理研究。
|